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2分)
(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4分)
参考答案:易优作文网
9.(1)(2分)自暴者:诋毁礼义。自弃者: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2)(4分)示例:孔子认为仁是根本,离开了仁这个根本,就无法很好地实施礼和乐,礼和乐的意义也会丧失。孟子认为仁是人最安适的住所,是人的归依,人要拥有仁,否则是可悲的。
——(文言文阅读理解)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附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