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李文耕,字心田》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文耕,字心田》阅读答案及翻译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李文耕,字心田》阅读答案及翻译

  (2012·临沂市3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四阅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
  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①。尝曰:“治盗必真心卫民,身虽不能及者,精神及之,声名及之。”终任,盗风屏息。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民呼李教官,又呼为李青天。调冠县,迁胶州,浚云、墨二河。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巡抚琦善特荐之,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
  调沂州,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能对百姓,后然可以教百姓。”属吏皆化之。沂郡产檞树,劝民兴蚕,建义仓备荒,捕盗如为令时。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修防必躬亲。属厅请浚淤沙,需银五万,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
  五年,迁浙江盐运使,未几,调山东。时盐业疲累,充商者多无藉游民。文耕知其弊,请分别徵缓,以纾商力。责富商领运,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课渐裕。七年,擢湖北按察使,复调山东。严治胥役,诈赃犯辄置重典。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数月,积牍一空。谓:“山东民气粗而性直,易犯法,亦易为善,故教化不可不先。”
  居三岁,调贵州。州县瘠苦,希更调,不事事。适权布政使,请以殿最②为调剂,俾久任专责成。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绸,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十三年,休致归。
  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在山东久,民感之尤深,殁祀名宦。
  (《清史稿·李文耕传》)
  【注】 ①窝顿:盗匪多的地方。②殿最:古代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殿”指政绩差,“最”指政绩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尚教化 尚:风尚
  B.宣宗夙知其名 夙:早
  C.重利而薄伦常 薄:轻视
  D.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 挽:扭转
  解析:选A。尚:崇尚,重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官累,不得归
  ②以乱易整,不武
  B.①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①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
  ②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D.①山东民气粗而性直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解析:选B。A.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用。B.①②均为动词,到。C.①介词,因为;②副词,于是,就。D.①连词,表并列,并且;②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文耕,字心田》阅读答案及翻译》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0876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