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文同,字与可”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同,字与可”阅读答案及翻译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文同,字与可”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3题。
  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 撄:纠缠 B.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 数:多次
  C.同极以为不然 然:这样 D.每苦口力戒之 每:经常
  12.把第Ⅰ卷中第二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
  译:
  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
  译:
  13.从以上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与可和苏轼不同的处世态度,试分别加以概括。(4分)
  文与可:
  苏 轼:
  参考答案:易优作文网
  11 C
  12 ⑴当时的政论已经很不统一,士大夫们的倾向也各不相同,文同在馆舍中,从未表达出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
  ⑵(苏轼)退朝回来与宾客们谈论,也经常把时政当作话题来谈论讽刺,文同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13文与可:明哲保身,远离时事纷扰,不与之纠缠。
  苏 轼: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政见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同,字与可”阅读答案及翻译,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同,字与可”阅读答案及翻译》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0824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