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李穆字显庆》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穆字显庆》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李穆字显庆》阅读答案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以故得免,既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擢授武卫将军。初,芒山之败,穆以骢马授太祖。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封穆姊妹皆为郡县君,宗从舅氏,颁赐各有差。转太仆。从于谨破江陵,增邑千户,进位大将军。击曲沔蛮,破之,授原州剌史,拜嫡子惇为仪同三司。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穆当从坐。先是,穆知植非保家之主,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及远临刑,泣谓穆曰:“显庆,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穆以此获免,除名为民,及其子弟亦免官。植弟浙州刺史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基之命护义而释焉。未几,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复爵安武郡公。武成中,子弟免官爵者悉复之。
  高祖作相,尉迥之作乱也,遣使招穆。穆锁其使,上其书。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盖天子之服也。穆寻以天命有在,密表劝进。高祖既受禅。
  上素嫌台城制度迮小,又宫内多鬼妖,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至是,省穆表,上曰:“天道聪明,已有徵应,太师民望,复抗此请,则可矣。”遂从之。
苏州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选自《隋书·李穆传》,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穆贵,赠司空 及:等到
  B.击曲沔蛮,破之 破:攻克,打败
  C.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 用:任用
  D.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 拜:被任命为,担任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
  B.以: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以故得免
  C.于: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 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
  D.其: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
  9.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李穆“智勇双全”的一项是
  ①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②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练字</a>

  ③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 ④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
  ⑤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 ⑥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穆自称是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代,其父亲李文保在李穆富贵后,被追赠为司空。
  B.李穆随从于谨攻破江陵,进攻曲沔蛮,并攻克了它,被授予了原州刺史一职,并被封为仪同三司。
  C.宇文护执政时李穆被贬为庶民,他的儿子们也都被罢免了官职。武成年间,他的儿子们被免去的官职爵位又都恢复了。
  D.皇帝嫌弃台城规模狭小,且宫内多鬼妖,苏威曾经劝皇帝迁都,皇上没有批准。李穆上奏,获得批准。
  参考答案:易优作文网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文言7.C(用,听从,奉行)
  8.B(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李穆;B.均为连词,因为;C.介词,在/介词,给;D.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他的,李远的)
  9.B(②是写李穆的风度和气节,⑤是写李穆的忠义,⑥是写皇上看了太史的奏状后内心的反应。注意题干中的“直接”和“智勇双全”两个要求。)
  10.B(对应文段出现在第一段的结尾,是说李穆的长子李惇被封为仪同三司,而选项混淆对象,说成是李穆。)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穆字显庆》阅读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穆字显庆》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6-12



    2024-12-13-61026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