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论周东迁》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周东迁》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论周东迁》阅读答案

  论周东迁
  [宋]苏轼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之,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
  苏子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自平王至于亡,非有大无道者也。周灵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则东迁之过也。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成王、周公复增营之。周公既没,盖君陈、毕公更居焉,以重王室而已,非有意于迁也。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葬之毕,此岂有意于迁哉?
  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败,至于乞假以生可也,然终不敢议田宅。今平王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鬻田宅者也。夏、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无以过周,而后王之败,亦不减周幽、厉,然至于桀、纣而后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东周之名存而实亡也。是何也?则不鬻田宅之效也。
  盘庚之迁也,复殷之旧也。古公迁于岐,方是时,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岂所难哉?卫文公东徙渡河,恃齐而存耳。齐迁临淄,晋迁于绛、于新田,皆其盛时,非有所畏也。其余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春秋之时,楚大饥,群蛮叛之,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孤高。蔫贾日:“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于是乎以秦人、巴人灭庸,而楚始大。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灰烬。温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豪欲迁会稽,将从之矣,独王导不可,曰:“金陵,王者之都也。且北寇方强,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望实皆丧矣。”乃不果迁,而晋复安。贤哉导也,可谓能定大事矣。嗟夫,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之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使平王有一王导,定不迁之计,收丰镐之遗民,而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势临东诸侯,齐、晋呈强,未敢贰也,而秦何自霸哉!
  吾故日: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 缪:通“谬”,错误
  B.至于乞假以生可也 假:借,贷
  C.恃齐而存耳 恃:依靠
  D.修文、武、成、康之政 修:修改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周平王不应该“东迁”的一组是 ( )
  ①周灵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
  ②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鬻田宅者也
  ③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④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
  ⑤金陵,王者之都也
  ⑥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之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周东迁》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371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