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齐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齐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齐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齐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有兄弟二人,立其傍,吏问之。兄曰:“我杀之。”弟曰:“非兄也,乃我杀之。”期年,吏不能决,言之于相。相不能决,言之于王。王曰:“今皆舍之,是纵有罪也;皆杀之,是诛无辜也。寡人度其母能知善恶。试问其母,听其所欲杀活。”相受命,召其母问曰:“母之子杀人,兄弟欲相代死。吏不能决,言之于王。王有仁惠,故问母何所欲杀活。”其母泣而对曰:“杀其少者。”相受其言,因而问之曰:“夫少子者,人之所爱,今欲杀之,何也?”其母曰:“少者,妾之子也;长者,前妻之子也。其父疾且死之时属于妾曰:“善养视之。”妾曰:“诺!”今既受人之托,许人以诺,岂可忘人之托而不信其诺耶?且杀兄活弟,是以私爱废公义也。背言忘信,是欺死者也。失言忘约,已诺不信,何以居于世哉?予虽痛子,独谓行何!”泣下沾襟。相入,言之于王。王美其义,高其行,皆赦。不杀其子,而尊其母,号曰“义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期年,吏不能决( ) (2)寡人度其母能知善恶( )
  (3)其父疾且死之时属于妾曰( ) (4)予虽痛子,独谓行何( )
  18.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 B.吏不能决,言之于相 C.母之子杀人 D.夫少子者,人之所爱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有仁惠,故问母何所欲杀活。
  (2)失言忘约,已诺不信,何以居于世哉?
  20.母亲选择“杀其少者”,她的理由是:(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21.对于这位母亲的选择,齐宣王“美其义”。从今天的观点看,你是否赞成她的选择?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7.(1)决:决断(2)度:估计、猜测(3)属:通“嘱”(4)痛:疼爱(每小题1分) 18.AB(2分)19.(1)宣王很仁义,特意(让我来)问问你想要杀谁,让谁活。(大意连贯1分,“故”、“何所”各1分)(2)(如果)失言忘约,不守信用,又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大意连贯1分,“信”、“何以”句式,各1分)20.大儿子是丈夫的前妻所生,如果杀兄,就会败坏公义道德(1分);况且已对丈夫承诺好好抚养长子,如果违背诺言,就无法立足社会。(2分)21.对于这种选择我们今天是不能赞同的。(1分)因为不问是非选择杀小儿子,这是不符合法律惩恶扬善的精神的,这是违法(1分),况且仅仅为了信守诺言、成就自己的道德而选择杀小儿子,这是自私。(1分)
  【参考译文】:齐宣王的时候,有人打架斗殴,死在路上,官吏前来调查(这件事)。有兄弟二人站在旁边,官吏询问他们。哥哥说:“人是我杀死的。”弟弟说:“不是哥哥,是我杀的。”整整一年,官吏不能决断,就把这事告知

《(文言文阅读理解)“齐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3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