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丽江古城看到那个女人的,靛蓝的大褂,靛青的裤,腰系百褶围裙,典型的纳西族装扮。女人很老了,皮肤松弛,多皱褶。她盘腿坐在一方檐下,守着一堆绣花鞋垫,对着熙来攘往的人,风吹不动。像丽江河畔的一方石,抑或檐上的一块砖,身边的一个热闹世界,都与她无关的。她的身上,充满无法言说的古朴和沧桑。
我承认,这样的沧桑,深深打动了我。我身前身后的游人,亦有停下来看她的,他们在她的鞋垫面前弯下腰去,看看,并不买。抬头就是一爿店,里面更精美的东西,多的是。
我举起手里的相机。飞起的檐,赭色的木门,檐下的红灯笼,还有这个老妇人,这实在是个很不错的画面。我甚至想过,如果拍摄效果好,我要把它放进我的游记里,当插图。就在这时,突然从人群里冲出一个小孩来,小孩七八岁的样子,黑,瘦。他斜背着一个网兜兜,里面横七竖八躺着一些空饮料瓶。小孩几步就冲到檐下的老妇人跟前,伸出胳膊挡在前面,眼睛亮亮地对着我,口齿清晰地说,不许拍!
我吃了一惊,没明白过来,我说怎么了?依然举着相机。
小孩一看急了,直视着我,再次强调,不许拍!她不是一棵树!
我震动了。这是我万万没想过的,是啊,她不是一棵树呢,我怎么可以随便拍?我放下举起相机的手,对小孩抱歉地笑了笑。小孩松了一口气,却仍盯着我,仿佛怕我随时偷拍。
我看他实在可爱,试着玩儿似的问他,那么,我可以拍你吗?
他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回答得倒爽快,说,可以。不过,他伸手一指老妇人脚边的五颜六色,坏坏笑,说,你得先买一双老奶奶的鞋垫。
我问,为什么呢?
他答,因为你刚才侵犯了她,算是向她道歉。
我笑,照他说的做了。他很高兴,挺配合地让我给他拍了一张照。我故意问他,你也不是一棵树呀,为什么让我拍?
因为你问过我可不可以呀,小家伙响亮地答。【而后跑进人群里,像条小泥鳅似的,转瞬不见了踪影。】
我笑愣在当地,为一颗小小的心里,住着的尊严。
这以后,我又去过很多地方,但不管到了哪里,我都不会再轻易把别人捉进我的镜头里。因为,她不是一棵树,我没有权利侵犯她。
1.用小孩“她不是一棵树”的话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2.写小孩“眼睛滴溜溜地转”“坏坏地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请说说下面句子中的黑体动词使用之妙:
(1)我笑愣在当地,为一颗小小的心里住着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