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颜氏家训》“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颜氏家训》“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颜氏家训》“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①,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②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③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④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刘琎,尝与兄瓛连栋隔壁,瓛呼之数声不应,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解】:
  ①九族: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孙、曾孙、玄孙。另一种算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为“九族”。
  ②连气:又称“同气”。指兄弟同为父母所生,气息相同相连。
  ③娣姒(dì sì):兄弟之妻互称,弟妻为娣,后称“妯娌”。
  ④地:居住。此处有“相处”之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 量:度量
  B.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 弭:消除
  C.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 恤:体恤
  D.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 蹈:踏、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皆本于三亲焉 盘盘焉,囷囷焉
  B.及其壮也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若能恕己而行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理解)《颜氏家训》“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033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