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识伯修遗墨后》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识伯修遗墨后》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识伯修遗墨后》阅读答案

  识伯修①遗墨后
  袁宏道
  伯修酷爱白、苏二公,而嗜长公②尤甚。每下直,辄焚香静坐,命小奴伸纸,书二公闲适诗,或小文,或诗余一二幅。倦则手一编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余每过抱瓮亭③,即笑之曰:“兄与长公,真是一种气味。”伯修曰:“何故?”余曰:“长公能言,吾兄能嗜,然长公垂老玉局④,吾兄直东华,事业方始,其不能行一也。”伯修水笑,且曰:“吾年止是东坡守高密时,已约寅年入山,彼时才得四十三岁,去坡翁玉局尚二十余年,未可谓不能行也。昔乐天七十致仕,尚自以为达,故其诗云:“达哉达哉白乐天。”此犹白头老寡妇,以贞骄人,吾不学也。”因相与大笑。
  未几而伯修下世。嗟乎!坡公坎坷岭外,犹得老归阳羡;乐天七十罢分司,优游履道尚十余年。使吾兄幸而跻下寿,长林之下,句子倡弟和,岂二公所得比哉?弟自壬辰得第,宦辙已十三年,然计居官之日,仅得五年。山林花鸟,大约倍之。视兄去世之年,仅余四载。夫兄以二老为例,故以四十归田为早,若弟以兄为例,虽即今不出,犹恨其迟也。世间第一等便宜事,真无过闲适者。白、苏言之,兄嗜之,弟行之,皆奇人也。甲辰闰九月九日,弟宏道书于栀子楼。
   ——《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伯修:作者兄长袁宗道的字。②长公:指苏轼。③抱瓮亭:袁宗道在京居处的亭名。④垂老玉局:苏轼晚年任提举成都府玉局观。
  22. “倦则乎一编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与文中“ ”相照应,其中“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表现了袁宗道 的处世态度。(3分)
  23. 文中作者写东坡、白居易的目的是 (3分)
  24. 对“虽即今不出,犹恨其迟也”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到了今天还不出山,实在是太晚了。
  B. 虽然现在已经抽身脱仕,但还是觉得迟了。
  C. 即使到了现在仍不能脱身,实在令人遗憾。
  D. 虽然至今未入官场,但还是觉得领悟得迟了。
  25. 试分析第一段中的“三笑”的表达作用。(3分)
  26. 文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
  参考答案:
  22. 3分。
  闲适(1分) 随意、自然、不拘礼俗(2分)
  23. 3分。
  突出自己和兄长的志趣和兄弟间的山林之聚、唱和之乐更胜白、苏。
  24. 2分。B
  25. 3分
  “三笑”既表现了兄弟间的情趣、志趣和亲密无间的感情,又表现出兄弟平视古人的神情。
  26.

《(文言文阅读理解)《识伯修遗墨后》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37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