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万米奔跑
1993年的7月,对我来说那是个黑色的季节,高考落榜。
在我这人生十字路口上,父亲和母亲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父亲指望我能出门打工,为家庭解一份困难;母亲却希望我再复读一年,大字不识的她认为上大学是儿子最好的出路。当时我家的情况是,我的父亲已年过60,三个哥哥在前两年时间里相继结婚,家里拉下了一屁股的外债。只有二哥是个“吃公家饭”的,在部队当兵的他每月只有二十多元的津贴!另外的情况是,如果复习,我需要上交800元的复读费,还不包括吃、住、穿、用。假使我来年考上的话,读大学也需要一笔沉重的花费。
那时农村外出打工已渐成气候,恰逢一家北京的保安公司到我们县里来招工,承诺吃穿全包,月工资600元。每月600多元的收入对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充满了巨大的诱惑。我动了心。母亲骂我没出息,父亲却全力的支持我。母亲就和父亲吵,父亲第一次冲母亲大吼:“我们到哪里去凑800块钱的复读费!要借你自己去借,我是没脸再去借钱了!”母亲马上转身就去到所有的亲戚家,傍晚回来,两手空空,眼圈红红的。
于是我全心准备去打工的事情,正好我的一个同学也去,这更坚定了我到北京打工的决心。面试、体检一切都很顺利,只等着听通知出发了。那几天母亲很沉默,张罗着给我做好吃的饭菜,做为家中的老幺,我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疼爱。我看得出挂在母亲脸上的自责,那是一份做母亲的不能满足孩子需要的自责。我装在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是在心里一遍遍念叨:亲爱的母亲,我的选择也是不愿再拖累您们啊!怪就怪儿子不争气吧!
出发的时间到了,头一天的晚上,已近深夜,我隐隐约约的听到隔壁父亲和母亲在谈论我。母亲近乎哀求的声音似乎在劝说父亲能阻止我外出打工,父亲的语气是急zào和烦恼的,低声斥责着母亲,继而就是母亲嘤嘤的哭。我把床单蒙住了头,还有夺眶而出的眼泪!
第二天,母亲眼湿湿的为我收拾好行李,眼眶肿肿的。本来她说好要送我去县城的,父亲不让。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何况母亲也不会骑车。我家距离县城有10公里远,并不是说去就容易去的。母亲只好送我到村头,眼望我和父亲消失了身影。
车站上的人很多,我们这一次同去北京的有近50人,光行李就堆满了车的过道。原定上午9点开车,因为有一个人迟迟未到,只好延时等待。凑着这个时间,父亲再三的向我交代外出要注意的事项。我心不在焉,向家的方向瞅。第一次远距离离家,尤其远离疼爱我的母亲,我的心有种说不出的恐慌和难舍。母亲是不会来送我了,我却希望临行前再看她一眼。 那个迟到的人终于来了,已经是10点多了。保安公司来招工的老板很生气,嘴里骂骂liélié的指令司机马上开车。汽车开动了,我闭上了眼睛,心剧烈的抽搐。
突然,车外一阵骚乱,好象有个女人大声叫停车,也许有人落下了东西。司机好象很不耐烦,装做听不见,继续开动。那女人的声音近乎哭叫,我的心一颤,从车窗向后望--竟然是我的母亲!母亲象发疯了似的,边追边喊,她的头发凌乱不堪,脚上的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