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写作的那点事儿1》中,我谈了文贵求真。
简而言之,即我手写我心,从生活 中选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而如何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如何从材料中得到真情实感,最重要的途径便是观察,用心地观察。
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今天学生的写作最缺少观察。
莫泊桑,世界三大短篇小说 之王之一。但他年轻时作品都平平常常,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不生动。
幸好他找到了一个好老师,世界大文豪福楼拜。
福楼拜让他每天把他家门口来来去去的马车情况记录下来。可是莫泊桑连续看了好几天,也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
福楼拜说:“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这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
福楼拜的话使莫泊桑茅塞顿开,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有了很大进步。
福楼拜继续教导莫泊桑:“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并写下来。如你走进一家工厂,要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就可以用画家似的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精神等表现出来,让别人看了以后,不会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是幸运的。在导师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他花了将近十年的苦功,终于结出了硕果:1880年莫泊桑写出了中篇小说《羊脂球》,博得福楼拜拍案叫绝。小说一经发表,立即轰动法国文坛,并很快成为世界名著。
缺乏观察的文字,总是大众化,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缺乏新意。下面且以学生写作为例。
“河边春风吹拂着柳树,柳枝跟着春风姑娘摇动了满头的长发,又像在春风中向人们频频点头。春风姑娘让柳树抽出了新的嫩芽,长出了叶子。嫩芽和绿叶在给柳树打扮着,让柳树变得更加漂亮,变得更加美丽。”
“柳树的树杆是笔直的,颜色是棕褐色的,树皮很粗糙,但枝条一顺下垂,每个枝条都很光滑,枝条上缀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一片片叶子像起伏的扁舟,一阵微风拂过,枝条轻轻摆动,一片片叶子在枝头轻舞,像一叶叶扁舟在荡漾。 ”
相比而言,第一段文字而是通过平时的词句训练而积累的,缺少真实观察体验的,因此,文字再美也显得空洞。而第二段则有了自己的观察,并有了一定的思考,因此,文字有了内容,有了个性。
而文学大家的则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更多,如丰子恺笔下的柳树便成了谦虚的不忘本者的代称。
“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象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再如描写人物 外貌的文字,很多学生的外貌描写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诸如:“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想黑葡萄,高高的鼻子,一张樱桃小嘴巴能说会道”。这便是好词好句惹的祸,没有去认真观察,没有去用心去写作,而是敷衍了事,从而失去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再来看下面的几段文字,则明显是经过观察所写的,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他瘦得很,好像骨头比肉多。那双与身高极不相称的大脚丫子,勾着一双比脚还大的天蓝色拖鞋,两条像仙鹤一样的长腿从凳子上垂下来,一条压着一条。”
“我的表兄旭旭,今年才十岁。他长得白胖胖的。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不时滴溜溜地转动着,显示也一股机灵而淘气的劲儿。聪明的一休比起他来还要甘拜下风呢!”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总之,观察不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一定要将观察、思考和写作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且不空洞的文章来。
而如何进行观察呢?首先,观察要把握住两个原则。
第一,观察要有顺序。
学生写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第二,观察要抓特点。
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要多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进而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例如,写人物神态,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神态。场合不同,同一种神态表现出的意义就不同。笑,有微笑,有开心 的笑,有冷笑,有假笑等,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有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笑都表露出它特有的意思。比如,你把一件事做得很好的时候,别人的一个笑,可能就表示称赞;当你把一件事做错了,这时,别人的一个笑可能就是鄙视的笑。
此外,观察无常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而在必要时,我们也可以灵活地运用几种观察方法,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