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作文 > 初三作文
易优作文网——足迹年华

足迹年华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足迹年华

  漫步在云端,停下步伐,回眸现在的曾经。
  稚幼的容颜,好奇的面对着白纸黑字,一脸的茫然。外公曾经告诉我说:“中国的文学,它如画,如诗,充满了智慧,汇聚了世事的真谛。”于是,我偷偷翻看外公的书籍,看着那只是很多密密麻麻的一些看不懂的奇怪符号,鼓起腮帮,一边翻阅,一边嘀咕着,“什么嘛,这分明不是外公说的那样嘛。”看着乏味而又不懂的“天书”,最后倦烦了,索性把书扔到地上,出去玩了。
  稚幼的面容在一点一点的褪去,每天都有学习至于,在闲暇之际竟找不到休息的方式,就去图书馆找一个角落,随手挑选了几本书来读阅。我只知道它讲述了很多的故事,讲述的是历史人物的事迹,讲述的是这个世事的真理,讲述的是他人不同的悲喜。我迷恋上那充满文学气息的文字,喜欢上了遨游书海的感觉,爱上了去参透光影岁月的真谛。
  轮廓渐变清晰,学习的时间占据了青春的主线,经历过荣誉,失败,没落,体会过成长的快乐与伤悲,读懂了春日的繁新,秋日的凄凉。依旧如始,在书海里觅寻着自己新的感受与觉悟。再次翻看曾经看过的书,细细品昧。这一次所体会的是,人生,世俗,本性。
  不同年岁的品昧,不同的人拜读最后的感受总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中国的文学。不是风靡一时,宛若一杯中国茗茶只有细细品味才能读懂它的芳香。中国文学是值得去揣摩探究的,是永不被遗忘的瑰宝。
  家喻户晓的中华文学代表,四大名着之一《红楼梦》。它是一部不朽的经典,鲁迅曾这样评价:“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到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僧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僧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
  而我看透的是一个家族的盛行衰败。更别样的是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还有黛玉的对宝玉的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那种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始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名着。
  对于红楼梦读者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就像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后来的学者愿意话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探索,这些人称之为‘’红学‘’。
  中国的文学是毋庸置疑的,它是生命,人生,真谛的结晶,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文学奠基。 <

《足迹年华》添加时间:2024-11-21;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21-32465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