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新闻台不断滚动播放:“超级”月亮出现。“超级”月亮再大,难道还能脱离变缺的命运吗?
一、月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离别,也有相逢,月有圆,亦会有缺,从古至今,未有得两全其美者,可月亮不论圆与缺,,都是那样的皎洁明亮,它不如太阳那般耀眼,也没有群星般璀璨,却给予人们恬静淡然的心境。当旅者独自一人走在无边无尽的大漠之中,也只有月亮是他唯一的陪伴,愿意伴着旅者前进,用自己的光辉,照亮旅者前行的方向,在旅者的眼中月亮不论圆与缺,都是美的,诗人爱月也惜月,他们心中有月,并将月作为共享忧伤,欢乐的最好伴侣,李太白说得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对这个心中有月的诗人来说,明月从未远离,明月从未远离,明月也在为李太白默默地递着心意。李太白的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思念,李太白之心如明月,逐天涯,随海角,人生流照友人寄思情,月亦有团聚家人之效,中秋,秋至中旬,每逢中秋佳节,全家其乐融融,共婵娟,享月饼,亦是人生乐事啊!然而那高挂夜空的明月却又牵出了李后主的亡国之痛“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枕上焦虑无眠的人,不禁抱怨着夜晚太长,抱怨月色侵入帘栊,而真实的心事又无可言说,一如他在《相见欢》中无言的一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异地的明月,照耀着故国的江山,同沐一片月色,当年的那些亭台楼阁是否依旧鲜丽?时间流逝,定然是物是人非了,这个时候家国人生的圆满一去不复返了,正像眼前夜空所见只是一轮弯弯的残月,千古明月阴晴圆缺却依旧,而千朝万代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阴晴圆缺之中更替,“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事物未变,变的只是人罢了。一次次更替才使得历史前进,月缺,其实是一种美。
二、美缺
著名的断臂维纳斯雕塑就以残缺着称,在后代,新生的艺术家不断地想为断臂的维纳斯填上手臂。最典型的几种方案的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就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也许正是因为维纳斯手臂的残缺,无法修复,人们只有带着遗憾猜测,让芳臂残断给人们留下了想像空间,创造空间,为其平添了无穷的魅力。着名的雕刻家罗丹有一个作品《巴尔扎克》,罗丹开始雕塑的时候是有手的,而且美丽逼真,但与整体不协调,只好砍掉,这是为了维护作品的协和的做法。我们可以想象:倘若维纳斯完整地发现,她的手臂经得起挑剔吗?而巴尔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