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那个学校
九月一号新高一的升学了。我们呢,早在补课时就晋级到高二了。我们军训时,每每下课楼上楼下竟如电影院一样挤满了人,不为别的,就为看我们军训。刚刚开始蛮高兴的,自以为这个学校真和谐,老生这么欢迎新生,便满怀高兴地训练着。随着训练时差错的出现,楼上楼下像是看小丑演戏般发出阵阵哄笑。满怀的心情如夏天久置的饭菜越来越坏。在为期十天的军训中,终于明白这个学校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不和谐,更多的是需要协和。
每每下课铃响,我们总希望教官能吹哨,然后扯着男人的嗓子说:解散!但这就如台湾想要独立一样不可能。
其实现在想起来,我们这些市高进不去,又不愿去职院的学生都是被骗到这个学校来的。填志愿时看着这学校宣传单上描绘的情况,恨不得填完志愿就来报到。后来先去四中报名,然后去志愿学校报到,才发现等宣传单上的情况只有等到改革春风真正吹到这个旮旯时才能实现。--这或许就是校领导奋斗的蓝图吧。如同共产主义使我们的奋斗蓝图一样。
报到那天下午在学校转了好几圈--不是因为学校很大,而是太小了(连教学楼共有六个篮球场大小),还没走几步就转了一圈。还没有发现宣传单上的所谓如诗如画,鸟语花香,勃勃生机的花园。后来高一报名学习美术,终于在画室门口见到了那个疑似宣传单上花园的园子,但里面很单调,只有四季青!大小我都不好意思说,学校就那么大,这个园子能有多大?对于宣传单上的如诗如画,鸟语花香,勃勃生机实在不敢恭维。如诗不敢说,但肯定如画--画室一出门就是这个园子;鸟语或许是人语的误传;勃勃生机倒是真的,因为小花园只种了四季青,通常认为春天来了,小草便绿了便是勃勃生机,以至于绿成了生机的代名词,而这花园总是勃勃生机。所幸高中不用像小学初中那般写些校园一角之类的小儿科的作文,因为这个学校实在是除了这里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你可以认为我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终于等到了我们在下课时可以看别人军训的年龄,原想缅怀一下自己那段光辉岁月,可是因为百年奥运,学校直接放假--高一的幸免军训。
学校本来就声名在外--声名狼藉的,尽管如此,学校领导还是很喜欢让学校出镜,很多地方都贴有宣传单--尤其在每年中招之后。终于可以以一个老生的眼光看着一拨拨新生涌进校门,于是很感慨。
今天升旗时,公布了学生会的名单。关于学校还有学生会这事感到很诧异,以前高一时就不曾听说过。不知以前是有而没有发展还是今年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