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时代的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1内涵: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有了实现的可能,世界大战有可能达不起来。
(2原因: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安全,不敢贸然战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国际力量相互制约,利稳。
(3阻碍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与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发展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1)内涵:发展成为当即时代的主题,是发展具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战后发展是主线。
(2)阻碍因素:落后贫穷危机债务,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基础。
原因:世界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遏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发展有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一、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民主与专政,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是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主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二、我国的民主主义专政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人大)、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国际,国内)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它确切的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泛社会基础;在实践上能使人们正确理解我国的性质和职能,防止只强调专政而忽视民主或只强调民主而忽视专政的片面性,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
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谐社会)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够健全,有待完善。
6、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在中共领导下进行。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发展人民民主,实行民主法制化,决策民主化;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家政权的建设,加强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三、我国的国家职能
(一)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
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打击维护保护保卫/民主政治建设
2、经济职能
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2)具体内容: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造治理开发方案协调地区部门企业间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部署重点工程能源交通传播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制定经济法规管理对外经济交流合作
3、文化职能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素质/组织发展各项事业
4、公共管理职能
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1)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安定,公共财物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兴办各种公共工程设施
4)保护公共环境,生态平衡
(二)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扞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家社会中的作用(海啸)
(三)我国对内对外职能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的国家只能由国体决定,又反映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阻止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政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挪威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墨西哥巴西(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由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决定。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大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重大事务;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机关的权利被能超越它。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三峡工程)
表现在:各级人大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集体行使职权,立法和重大问题上,民主讨论决定,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贯彻执行上,严格责任制。
2、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体现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的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
(3)人民代表的义务:守法保守机密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意见,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会为基石)
(1)人大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人大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代表---人代会---国家权力机关---各级国家机关
保证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逐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3)人大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4、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2)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3)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4)有利于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
人大制度确保权在人民,符合人民当家作主宗旨,适合国情,坚持和完善。
5、人民代表大会的坚持和完善
(1)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
(2)进一步加强人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
(3)进一步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三、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1、国家结构形式及其类型
(1)国家机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
(2)单一制国家,由若干行政区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
(一宪法中央政府,公民一国籍,各区中央统领,统一外交权,中法)
(3)复合制国家主要联邦制。联邦制,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
2、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台湾问题)
四、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施
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澳门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已经得到贯彻实施,证明方针的正确性,具有强大生命力。
2、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1)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2)两种制度并存,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可以某些涉外事务,台湾更多)
3、一国两制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