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
“铃铃铃铃……”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下课。”
这句话王老师每天都在说,也是她最不想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
从教室里出来,王老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办公室,办公室的老师已经是所剩无几了,她慢悠悠的坐到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长叹一口气。然后倚在椅子上休息一会。
“王老师,学校对面新开了一家饭店,主任请客呢,不去白不去,吃完饭还去歌厅唱歌啊,这铁公鸡好不容易拔一次毛,不去白不去,吃回来本再说,走吧,坐我车,一块去。”
“不了,程老师,你们又得喝酒,我一个女人家,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上次就因为喝酒还闹了笑话,我都快六十的人了。”
“再说了,歌厅适合你们年轻人去,释放一下压力,我也唱不动了,挺闹心的,就不去了,跟主任问个好,就说我回家还有事呢,你们玩吧。”
“别价,王老师,论资格您比主人的教龄还大,您得去长个面子,主任那边我也张不开嘴。”
“我真有事,孙女今天从北京回来,我还得给她做饭去呢,你就送佛送到西,给我圆个场。”
“那好,您在办公室别太长,这天马上就黑了,您家远,别为了那点学生作业改个没完没了,咱尽责就行了,图个问心无愧。”
“那行,我走了,回见啊您。”
看着程老师吹着小曲大步向外走去,王老师转过身来,戴上厚厚的老花镜,拿起红笔,掀开作业本,仔细阅读者,批改着。
突然,王老师感觉到一阵头痛,猛地一震,她赶紧把手伸向抽屉,拿出一瓶益脑丸,就着开水服了下去。
紧接着趴在桌子上喘着粗气,这已经不是一次犯这毛病了,可她一点都没有在意,只是买点药服下就过去了。舒缓之后,王老师接着拿笔勾画着作业,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主人,主人,来电话了……”
王老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眯缝着眼睛看见显示屏上显示着“儿子,1365300……”。
右手颤抖着摁下了接听键。
“妈,文静回来了,我在火车站接他呢,您赶紧回家做饭,文静最喜欢您烧的茄子了,赶紧的啊,哦,我看见她了,我先挂了啊。”
王老师只是在通话的最后“恩”了一声,把手机揣进兜里。慢悠悠的从椅子上站了以来,捶捶自己的腰板,拿起钥匙,关上灯和窗户,拉上大门,向外走去。
知道自己的孙女文静几天要回来,王老师早就把茄子准备好了,兴奋地骑着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文静是王老师的孙女,从小王老师就非常疼爱他,因为自己是教师,自己的儿子也是教师,
所以从小文静潜移默化的就被这个书香世家的教育所熏陶了。
从小立志长大后当老师的文静学习非常的优秀,在班里没有落下过前三名,就算是全学校也是在前五十名之内。
在初中和高中就有超强的自信和雄辩的口才,对于站在讲台上的她已经不算事了。并在高中就拿下了“全国校园金话筒奖一等奖”的荣誉,并且高考以643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这可是全家人的骄傲,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一直是王老师的梦想,这次总算是让孙女替自己实现了梦想,每每想起,王老师都会会心一笑。
没等到王老师回到家,儿子和孙女早就在大门口迎接她了。
文静看见奶奶便跑着迎了上去,王老师一把把文通搂在了怀里。
“好孩子,让奶奶看看,哎呦,又瘦了,怎么没钱吃好的啊,奶奶给你钱,以后多吃些有营养的,别像你爸似的,瘦得皮到骨头了。”
文静直点头。
“妈,我这皮包骨头也不要紧,省着钱给咱家的大学生支付学费啊,再说了,教个书又不是干苦力,要那些个肉干什么。”
说着三人都笑了。
在嗤嗤的炒菜声中,一盘红烧茄子从厨房里端了出来,王老师把碗筷收拾好后,让文静尝尝自己的手艺是不是有增无减。
文静夹了一块放在口中,细嚼慢咽,脱口而出: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这味道这简直比王老吉还加多宝啊。
王老师和儿子都被文静的一句诙谐幽默的广告语逗得直笑。
“对了,孙女啊,今年就大学毕业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啊!我和你爸都想听听你的想法。”
“现在这社会,本科文凭都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况且我上的是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