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让所有去国怀乡之人可生见月吟咏之举;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使所有相思不得见的人顿起借月兴怀之意;历来更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可见借月抒发登高怀远之情,寄托相思愁苦之心,古已有之。
然而,今年中秋却无月。
不仅无月,而且秋风飒然萧瑟,秋雨淅沥不绝,更让人倍感秋夜凄切,秋意寒彻。
八月十四之夜,尚有玉盘一盏,高悬于天,清辉四逸,只觉光明无边;一切的景,一切的物,一切的人,都如在晴天碧空之下,一目了然,心儿自是畅快无比,身儿也要翼然欲仙。然而毕竟是深秋的夜晚,四周都静悄悄的,就连蟋蟀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不知躲到哪里去逍遥;我有幸在当晚乘着意兴,独自涉足于阒然的校园里,去欣赏这圆月之下的清花幽草,绿竹香桂。踏着曲折的甬道,沿途是一色垂柳,青叶泛黄,随风蹁跹,像是敦煌飘逸的飞天,又如月宫舞袖的婵娟,更似缭绕起伏的祥云清烟。此时,飒飒的秋风袭来,轻轻地抚弄着我的袖襟,栉风而行,竟有飘飘然欲仙之感,此情此景唯独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度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原本万里无云的碧空晴天,到了十五,却变得意外糟糕。秋风劲吹,秋雨连绵,无论赏月,连一丁点月亮的影子,都寻觅不得,只有暗暗的流云,隆隆的雷闪,肆虐的冷风,凄凉的夜雨。窗外疏桐兼着细雨,到了黄昏,静坐听之,怎不让人生愁也么个。
但是,毕竟是中秋佳节,天上虽无月,然而却不能少了觅月之心。
于是撑开一柄油纸伞,踩着泥泞的里弄,庶自消遣无月的心情。
除了我橐橐的脚步声,街道上一片寂静,更没有一个穿行驻足的人,路旁的街灯也暗淡无光,仿佛在这漆黑的夜里,承受不住四周黑暗的重压和羁绊,默默地伫立在茫茫无际的夜。
我彳亍前行,不知不觉中竟然走到了父亲的居所。这是一处偏僻的场院,周遭广阔,一望无垠,这更显得院内静寂无声了。然而就在这静谧的院里却生存着以万计的生灵——我的父亲是个养鸡专业户,每年他都要饲养出售上万只鸡。
这几年父亲已经很少和我们弟兄三人共度中秋节了,可能是因为他太忙,也可能是因为他怕人多太麻烦、太乱腾,更有可能是因为他几乎每一天都不愿意歇一歇,总是日未升而作,月已高不息。仲秋时节,天气已寒,他却总是忙得汗流浃背。
我到的时候,父亲正在向槽内添加饲料。偌大且长的鸡棚里,昏暗的灯光下,我发现他原本并不高大的身体已经微驼,愈加显得低矮;缓慢的步伐,麻利的手段,上下动作的差异判若两人。我知道父亲的右腿的坐骨神经总是有一种被压迫的麻麻的感觉,才导致他现今的举步维艰。我的鼻子里有种酸酸的感觉,我悄无声息地走到另一端,默默地帮助他添加,因为我知道父亲向来不让我去做这样的事,他怕我吃不消这活的累与脏。等到我们俩已经靠近的时候,他才发觉我的存在,于是忙说“不用的,别弄脏了衣服”。这时我才注意到父亲身上穿的衣服早已破旧不堪,这也许是他的工作服;再看看我身上西装革履,皮鞋锃亮,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成功与光彩,不正是奠基于父亲的平凡与朴质吗?!
忙完后,我和父亲一起走出氨气味浓重的鸡棚,回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