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假如我是劫匪!
我有一个朋友是警察,还有一个朋友是心理学家。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讨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假如我们三个人是持刀劫匪,现在有两伙抢劫对象,一伙是开放空间中的两个过路人,另外一伙是一个封闭空间,比如说一辆客车车厢里的几十位乘客,究竟应该找谁下手?
按照常规思路,当然是找人少的下手比较容(易优作文网 Www.euZw.net 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易些,但是那两位对犯罪心理很有研究的朋友都认为找人多的下手更经济、更安全。
更经济我能理解,做案对象多抢的钱多嘛,那么更安全又是怎么回事呢?朋友跟我讲了一种群体心理学中特有的“集体沉默”现象。也就是说当人们面对利益威胁时,可能会选择站出来反抗,也可能会选择沉默,但是在群体中还有第三条选择——那就是期望别人首先站出来反抗,因为首先站出来的人可能第一个受到伤害,而其他人的利益可能得以保全。这种期望的心理很可能使一个个体在威胁发生时首先选择沉默,而这种个体沉默会进而导致整个集体的沉默,使犯罪行为得以在一个群体中顺利实施。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一点不假,如果不是专家解读,我还不知道原来抢一车人比抢一个人更容易。听起来也许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现实中发生的许多案例确实如此。后来警察朋友又补充了一句:“实施群体抢劫一般要求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个要求我能理解。
股市是一个开放的投资场所,但现在A股的现实情况却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股市现在的表现与整体经济关联性不明显,股市在投资市场中被逐渐的边缘化,就连中国股市投资者也日益边缘化成为独特的“股民”。那么在遭遇整体利益侵犯时,会不会也出现那种集体沉默的现象呢?
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今天全面股改第一批40家上市公司的方案表决完毕,无一例外获得通过,这和试点阶段42家上市公司情况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流通股东参与表决的比例大幅下降,平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而最低的不到百分之十三。虽然这一批方案平均的流通股东赞成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但这个结果似乎并不能代表全体流通股东的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方案是否满意恐怕不能仅仅看表决结果,市场走势信号表现出来的更为真实。我不能说现在80多家已经通过了表决的方案都不好,但是肯定也没有人能说这80多家方案都是合理的、让投资者满意的。别的不说,宝钢股份这种情况就存在很大的疑问。
这里有一个逻辑难题,所有股改方案在表决时都获得如此高的支持比例,那么投资者一定是对市场进行的股改进程非常满意、非常拥护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是不断增强的,股指走势也应该是欣欣向荣的。但是股市中发生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似乎又证明投资者通过对市场的操作表达了另一种情绪。
当然,到目前为止股改方案也不是完全都通过了,试点阶段的清华同方方案就被否决了。现在想想清华同方也许会觉得自己比较冤,它的方案相比另外85家公司的方案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