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天,谭老师在空间留下一句“还不睡觉!”满带关爱的批评,正是这次留言,给我们师生交流搭建了桥梁。大概,在谭老师那里,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交流,而对我而言,受益匪浅。更让我明白,这个大学城的建设是有价值的。
废话不多说,先甩张图吧。
其实,“学生会”这个名词一直是网络上的高频字眼,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网上被疯转的“人大副教授批学生会藏污纳垢成丑陋官场缩影”一贴。
曝光:副教授炮轰人大学生会
这篇名为《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的文章,陈伟称是其计划写的新生寄语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陈伟称:“我选择这个议题,乃出于个人对大学教育工作的严肃思考:我们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此外,它还涉及一个民族未来世代政治中人的素质,本质上它涉及的是‘统治精英的再生产’问题。”
陈伟痛心地表示,自己曾亲睹班里一位大一尚比较单纯的、有理想的学生,在当过学生会主席后,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而就其所了解,甚至有一些在学生会里面工作过的学生,也直接称学生会为“垃圾”。
他认为,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中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
此外,学生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陈伟的研究结论是“有限的支教名额,都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每年换届阶段学生会竞争对手之间的暗中互相倾轧,手段极其卑劣。此外,学生组织的公款吃喝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陈伟认为:“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人大学生的形象。”
反思:学生会到底有多热门?
在新生入学之际,陈伟的这篇文章一下子吸住了众人的眼球。众说纷纭之下,折射的是社会对于高校学生会又爱又恨的心理。不可否认的是,加入学生会仍然是许多人的追求之一。学生会到底有多热门?不管你信不信,在有些高校,甚至比毕业生找工作还困难。
据《天府早报》报道,西南交大2011年迎新的最后几天,该校学生会提前招新。没想到,仅仅60个岗位,竟然引来约3000名新生欲报名竞聘,掐指一算,录取率仅近2%。
不久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网上读了两篇该校学生的文章。其中一位同学说,他还没踏进大学门槛,就有人跟他普及如何混进学生会,如何讨领导欢心这样的秘诀云云。杨玉良在随后的开学典礼上说道:“当前的大学,包括在整个社会当中暴露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精神和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