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过去,走向成功
——从英国首相乔治的“关门”说起
英国首相乔治认为,人的一生应当向前看,要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无论是优异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败,统统将其忘记,才能有更好的将来。
我认为他的话确有道理,人,应该向前看,才会有未来。但我同时也认为:人,又不能简单地忘记过去,人类应该铭记过去,反思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走向成功。
亡羊补牢,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人们大都认为羊的主人是愚笨的,但我认为,他其实是聪明的。倘若丢羊之后,主人一味的用向前看来宽慰自己,不总结反思,不修补羊圈,那最后,他的羊岂不会一只不剩?由此看来,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向前看,而是应该反思总结。
勾践灭吴,这同样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如果勾践忘记过去,一味的向前看,越国又哪里会有报仇雪恨匡复越国的那一天?正因为他每日卧薪尝胆,每日反问自己“勾践,你是否忘记灭国的耻辱”,强迫自己记住亡国之恨,才会有后来的“十年生聚,十年报复”,最终成功地灭吴兴越。由此看来,人,应该简单的忘记过去么?
我曾偶然翻过一本管理学杂志,其中一篇文章讲到:美国军队是一支善于总结经验的军队,他们曾专门发明了一套反思工具,叫做“事后回顾法(简称AAR)”,在每次战役过后,都用这套工具深刻地反思,无论胜与败。胜了,总结经验,败了,反思其错误,并加以改进,致使作战能力迅速提高。如今,这套工具已被世界管理学界广泛运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引入此法后,许多企业受益匪浅。由此可见,人不可简单忘记过去,要回顾过去,反思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楚汉之争初期,双方实力悬殊,然而最终,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南面称王。项羽在临终之时曾仰天长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他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苍天,归罪于时机的不利。事实果真如此吗?有亚父之称的谋士范增跟随其左右,有项庄那样的武士伴其身旁,有江东三千子弟效忠于他,与刘邦相比较,他有过多少次机会?可谓是天时地利。可他何曾抓住了机会?穷途末路,尚且不知反思,还在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外,这样的人,如何不败!
唐太宗也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列宁说过“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毛泽东曾讲过“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他们都在告诫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要总结,要回顾,否则,何以知道成绩与错误?何以探明原因以利未来?可见,了解过去,反思过去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做好未来工作的必要保证。
我想,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有无数的失败或成功,然而,为了我们的胜利向前,为了未来的成功,我们还是应该反思过去,铭记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获得最终的成功。
【名师评点】文章以所给的材料为由头,反弹琵琶,逆向立意,按照议论文体的规范写作,观点正确、鲜明,议论要素完备,论据充足,语言规范、准确、连贯,条理清楚,主次适当,过渡自然,前后照应,显示作者的写作基本功扎实,素养较高。另一方面,作者辨证地思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