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作文 > 中考作文
易优作文网——《论语教育智慧》有感

《论语教育智慧》有感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中考满分作文范文:《论语教育智慧》有感 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有关内容还是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其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 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已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之 句。当时,我作为受教育者在品读这些语录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思 想和方法。 而今,再次接触《论语》,其实也不是正文,而是殷海华编著的《<论语> 教育智慧品读》一书,我已成为一名教育者,编者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 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的是《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 的教育思想,指引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去学习、借鉴。 本书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和教师素质这 六个方面展开对《论语》中的教育智慧的阐述与引领。通读过后,给我留下印象 最深并引起共鸣的有这样几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在学习,贵在实践 这是《论语》开篇首章首句,它的意思是要求学生不仅仅要精通书本知识, 更需要亲身实践体验,否则最多只能够做个眼高手低之徒。它从属教育目的范畴: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 运用知识。而反思现在的教育方式,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及社会各界人士 还存在片面的教育思想即职位了分数,为了出人头地。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 只能塑造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它再次给我们以警世:我们的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实 际,切忌空谈,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实效的最佳手段。著名诗人陆游也曾 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行要躬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才能好学 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 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 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 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思考和钻研,而不是被动等待接受 知识灌输。作为低年级的一名数学教师,理解并运用这一条宝贵的教学经验是极 为重要的。那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想,需要做到的有这么几 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具有思维含量并符合各层次学生的问题; 联系实际展开体验

《《论语教育智慧》有感》添加时间:2024-12-31;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2-31-76172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