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人生如茶
茶,亦雅亦俗,却是个人品位的象征。古人品茗论道,煮茶听琴,为的是在
袅袅幽香中揣摩世态炎凉,体味人生苦乐。
北宋诗人苏轼,十分嗜茶,爱茶之情常见于诗行之中:“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温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
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因为爱茶,才具有对茶独特的
感受。“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可以说,苏轼咏茶,总是那么绘声绘色,情趣盎然。
在烹茶这一环节,苏轼以为“精品厌凡泉”,好茶必须配以好水,因此常常亲
自到钓石之旁汲取深潭活水。“活水还须活火烹”,所以他用于泡茶的滚水皆由“有
焰方炽的炭火”煮沸。对煮水的器具和饮茶用具,苏轼也很讲究。在宜兴,他设
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纪念他,把此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即是苏轼用此壶烹茗独饮时的生动写照。
苏轼不只是烹茶、品茶,还亲自栽种过茶。他贬谪黄州期间,经济拮据,生
活困顿。黄州一位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荒地,他亲自耕种,以地上收
获稍济“因匮乏食”之急。在这块取名“东坡”的荒地上,他种了茶树。有诗为证:“磋
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在另一首《种茶》诗中他
这样写道:“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
似许晚遂茂。
”诗意是说,茶种在松树间,生长瘦小但不易衰老;移植于土壤肥沃的白鹤
岭,连日春雨滋润,便恢复生长,枝繁叶茂。可见诗人于躬耕之时,已深谙茶树
习性。
茶的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人欢喜
与清明,使人有了超越现实生活的想象。苏轼的一生,足迹遍及各地,从蛾眉之
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是长期的贬谪生活,为他提供了品尝各
地名茶的机会,也让他在痛苦之时保有一腔向上飞扬的心襟,在贬谪之境不失敏
锐深刻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间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
现代人也喝茶,但能够如苏轼那般,在痛苦之时能怀着平静心境烹茶品茶,
让世人感到香醇四溢的并不多见。我想,再怎么样有见地的人,若长期置身于“一
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生活中,断然是难以有思想上的收获的,无
非是在丢掉烟头之时,搁下报纸之后,闲谈歪扯之余,制造出一堆寡淡无味,必
须倒掉的茶渣。
如果说人生是一杯茶,那么泡这杯茶饮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