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出自】:《论语·述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示例】:人但各以其~ ,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明·王守仁《语录一》
【近义词】:一孔之见、管见所及、以偏概全
【反义词】: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一隅之见造句例子:
1、这些都是一隅之见,有失偏颇,没有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
2、由于以谐音双关法阐释兴义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所释例诗又不局限于风雅之诗,又关涉到汉魏古诗,笔者很难保证一隅之见没有纰漏,如有不妥当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3、应该是散文的基本写作路不以上只是笔者对散文艺术形象的一隅之见,还需有识之上进一步多方探索。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苏州语文作文阅读培训</a>
4、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5、经过前期一阶段的试点工作,人民监督员制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本文对这一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试从基层院试点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一隅之见。
6、傅斯年强调科学的研究,要与国际一致,不能囿于一隅之见,不能自外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大潮。
7、布洛赫认为,惟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历史研究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8、本文执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9、本文即以台湾同行的经验,并结合个人对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考察,提供一隅之见。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苏州中考语文培训</a>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近义词】: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语法】:紧缩式;作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一叶知秋造句例子:
1、总的来讲还是一叶知秋,春江水暖,冷暖自知。
2、中国有句成语叫“一叶知秋”,世界要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就需要更多地了解像镇江这样的中等城市的发展。
3、这从诸多差别不大的行政法教科书当中可以一叶知秋。
4、有助于您培养盘感,做到一叶知秋,先知先觉。
5、一叶知秋,物价上涨,平民受苦。
6、一叶知秋,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和有关国家达成的全球核试验的冻结,以及以上几例90年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较为典型的事件,可以洞见出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家长推荐的苏州吴中作文辅导班</a>
7、一叶知秋,君子共享吉利的日子指日可待。
8、一片黄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随知一阵秋风挂来,真是一叶知秋呀!
9、一个季节的结束便是下一个季节的开始,一叶知秋,我知道寒冬亦将至。
10、肖雄文说,一叶知秋,任何事情和参与力量最终都会反映在盘面上。
11、所谓一叶知秋,这些事件折射出我国的社会治理目前存在一些应当引起深思的问题,亦即民主法治的新漏洞。
12、俗话说“一叶知秋”,又到了赏红叶的时节,周末不妨驾车出游,看层林浸染,领略秋的韵味。
13、市场一叶知秋,市场最清楚如何把资本主义藉著交易一文不值的废纸变成老鼠会。
14、如宁波商帮在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以后,一叶知秋,停止传统的沙船贩运业,转而经营轮船运输业,甚至组成航运集团。
15、然而,牛熊转换竟如此分明,中国平安颇有点“一叶知秋”的味道。
16、全景式地描述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法院民事司法改革的“图像” ,即贫困地区的河北省平山县法院,中等地区的武汉中级法院和发达地区的上海法院,以期达到“一叶知秋”的目的。
17、秋天来了,树叶开始飘落,真是一叶知秋啊!
18、例如,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经验能够帮助公司确定最佳的折扣比例。同时,经验还会帮助公司“一叶知秋”。
19、见一把就知整袋;一叶知秋。
20、古人说,一叶知秋,马云之所以发出“过冬”的预警,自有其见识,或者是自身的感受,而张朝阳所感受的春意盎然,也自有其道理。
21、仿佛笑着打枣的孩子里有我,品着菊花锅子对诗的雅士里有我,惯看花开花落一叶知秋的智者里有我。
22、但一场风暴来临之前的征兆或许能让我们一叶知秋。
23、尘世间里无限的美态,仿佛全都聚焦在了此刻。都说一叶知秋浓。
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成语造句大全)一隅之见造句》添加时间:2024-12-11;更新时间: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