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文史百科)「如何评价一个人」隋朝大粮仓厉害在什么地方?隋朝大粮仓为什么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如何评价一个人」隋朝大粮仓厉害在什么地方?隋朝大粮仓为什么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易优悦读  纠错
2025-05-16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55字

苏州小学语文培训,苏州中考语文培训

  隋朝的大粮仓在哪里?为什么隋朝的粮仓能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边肖去看看。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隋朝,这个朝代只存在了38年,可以说是中国寿命最短的朝代之一。虽然历史不长,但隋朝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就像今天小系列中提到的洛阳边城千年粮仓一样,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体现了隋代杰出的科技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606年,也就是杨迪登基后的第二年,他将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毕竟,它是一个新建的首都,洛阳同时增加了很多人口。杨迪皇帝担心粮食供应不足,于是决定在大运河畔的罗河上修建三个粮仓,并返回罗仓,包括加仓和罗口,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粮食需求。
  不可否认,隋朝的粮仓确实强大,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洛阳发现的回罗仓遗址属于隋代国家粮仓。整个粮仓西长1000米,南北宽36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据计算,整个回罗仓可储存约3.6亿斤粮食,而隋朝的总人口约为5000万,首都洛阳的人口约为100万。如果按当时每人每年消耗700斤粮食来计算,也就是说,只回洛仓一粒粮食就足够洛阳居民吃半年了。隋书提到中国有六大粮仓,其中退仓是隋朝的基础和国家的命脉。 苏州易优中考语文培训,吴老师语文课(Tel:181-1815-9898)
  它的结构非常科学。首先,它位于水位较低的较高的地方。建造时每一步都很微妙。那时,当人们封粮时,他们使用席子-谷壳法(在挖好窖壁后,用火烘干,在窖底撒上草木灰,用木板铺上草席,然后在木板上铺上席子,木板上垫上谷壳,用席子覆盖)来保持粮窖的温暖和湿润。
  粮仓建成后,整个窑洞都被火烧干了,使粮仓变得非常干燥,没有了寄生虫和水分,为储粮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储藏环境。据说在专家挖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粮仓下面有谷物。令人惊讶的是,种子竟然在几天内发芽了。14年后返回罗仓,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22日,成为中国申报的中国大运河的核心组成部分,并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