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译文《论语》: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28)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The Master said, “When the multitude hate a man,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into the case. When the multitude like a man,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into the case.”
【原文】
子曰:“众恶之①,必察焉②;众好之,必察焉。”
【今译】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其详细原因;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其详细原因。”
【注释】
①恶:厌恶。
②察:考察,调查。
【评点】
孔子教人对待人才,不该凭个人好恶,而要实事求是,多方考察,慎重其事。依辩证法观点,世界没有什么事物是全体一致或铁板一块的,有差别、有矛盾才真实。对一个人的评价更是如此。一个人不可能被全体厌恶,一个人也不可能让全体喜欢,因此,出现“舆论一律”的时候,就该考察一下了。因为恶人会哗众取宠,会使用各种手段,获得好评。好人修已独立,不一定被众人了解。战国齐威王时,即墨大夫将即墨治理得很好,但无善政传到齐威王耳中。而阿大夫治阿,田野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而颂声不绝于威王之耳。威王取慎重态度,派人调查,了解事实真相,于是赏即墨大夫,烹阿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