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麓,柑橘林中,有一处佛门净地——涌泉延恩寺。谁知这座古寺已经历了1700多年沧桑……
延恩寺,旧名涌泉,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始建。盖因任旭女弟(九妹)筑庵,诵莲经,俄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花,故名。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第一次兴建宝塔,掘出土塔砖尚有“大斧”“中斧”“小斧”等铭文。
唐武则天长安四年(704)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高僧怀玉任住持,名声运播,达到鼎盛。怀玉禅师寂后,由其弟子慧命法师继任住持。咸通八年(867),懿宗皇帝赐额改称延恩寺,并沿用至今。此时,延恩寺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等百余间,寺户丰厚,僧众云集,道风蔚然,名震浙东。
五代时(907-960),名僧景欣禅师来主丈席,时国情动荡,但延恩寺香火依然不衰。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北宋期间(960-1127),在住持僧行宏法师、师眩法师、道贤法师、谢行法师等努力下重建宝塔,烧砖五万块,大兴延恩寺。
南宋(1127-1279)时,据《嘉定赤城地》记载,延恩寺时有田667亩,地172亩,山621亩,从而可见当时寺况尚佳。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至崇祯十五年(1642),在方丈无查法师住持下,延恩寺渐有起色。崇祯十五年(1643),无查法师邀请六可(名道奇)大师任延恩寺方丈。重建大殿、斋堂、禅房等并开放生池,环植竹柏,中兴古刹,再次达到兴盛期。
清顺治十四年(1657),六可大师示寂,并埋于延恩寺后山。十五年(1658),六可大师的弟子晦生法师继任住持。康熙二十九年(1690),少时曾寄名于寺,后任刑部左侍郎的冯甦捐三百金,增建大殿、法堂。雍正年间(1723-1735),高僧秋江法师来寺住持,讲师说法,重振寺威。乾隆年间(1736-1795),月印法师继丈席,延恩寺又显辉煌。从道光十七年(1837)延恩寺遭劫起,直至光绪后期(19),既无高僧住持,又缺护法护持,处于衰落期。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民国三年(19),英涤法师来寺住持。并由涌泉后楼冯氏出资发起重建。英涤法师从职年中,募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方丈楼及东西西厢房。可惜功业未竟不幸溘逝。其弟子灵透法师从新昌大佛寺来继承住持,历经,工程竣工。此时,常住僧50多人,戒律精严,重振古寺风范。民国24年(1935),延恩寺正式落成。是年,开始放戒,举行传戒法会。现存灵透大师传戒法会“戒律精严”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