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对联知识
易优作文网——(对联故事)孔府对联匾额故事():家学渊源

(对联故事)孔府对联匾额故事():家学渊源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孔府对联匾额故事():家学渊源
  对联常用比喻手法。下面这副对联是孔德成结婚时收到的贺礼,也是采用的比喻手法。孔德成,字达生,所以对联的作者徐永昌称孔德成为“达生先生”。
  “万化所基人伦冠冕,二南之业家学渊源。”这副对联,上联将孔子的思想比成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世间万物所改变的根本和依据。下联接着说,孔府的家传之学,犹如二南之业,源远流长,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人伦,是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人伦一词作了准确而精辟的阐述:“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舒服安逸,如果没有教育,仍然和禽兽差不多。因此,圣人便为此事而担忧,专门设立司徒,主管教育事业,用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道理以及行为准则来教育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诚挚相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曾经说过:‘督促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所,然后再对他们加以提携和教诲。’”
  冠冕,是“冠冕堂皇”一词的省略语,有三个含义:一是仕官的代称;二是比喻首位;三是体面。在这里应取“首位”之意。
  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即十五国风中的两部分。风就是本土的曲调,如《?风》就是?国这个地方的曲调,《豳风》就是豳地的曲调。古人称风为曲调也是有根据、有来历的。它来自自然界的风。因为刮风的声音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等区别,乐曲的音调也就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等不同,两者很相似,风是曲调的基础,曲调是风的提高,所以古人便称乐为风。风又有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各种不同方向,古人称之为“八风”。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再加上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等等区别,就使得风的声音错综复杂,优美动听。因而,曲调也错综复杂,优美动听。“八风”,就是八方之风,因为它很复杂,加上古人各持己见,说法不尽一样。《吕氏春秋》称东北风为炎风、东风为滔风、东南风为熏风、南风为巨风、西南风为凄风、西风为?风、西北风为厉风、北风为寒风;《淮南子》则称东北风为炎风、东风为条风、东南风为景风、南风为巨风、西南风为凉风、西风为?风、西北风为丽风、北风为寒风;而《说文》称东北风为融风、东风为明庶、东南风为清明、南风为景风、西南风为凉风、西风为阊阖、西北风为不周、北风为广莫。另外,乐曲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是

《(对联故事)孔府对联匾额故事():家学渊源》添加时间:2024-12-11;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1-59807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