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注释]:南轩:轩原本指多窗的长廊,这里泛指当南的窗外。柯叶:枝叶。绵幂:密密层层的样子,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潇洒:洒脱,无拘束貌。此以形容松树枝叶在清风中摆动的样子。日夕:早晚。“终日夕”与上句“无闲时”对举。“阴生”句:阴凉处生出的青苔颜色深绿。“色染”句:苍翠的青松似乎将秋一的烟岚都染绿了。何当:犹言何日、何时。凌云霄:直上云霄。
[评析]:
[关键词]:秋天
《初秋》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