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原文_《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翻译_《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作者介绍_《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赏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原文_...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注释]:不觉:不知不觉初秋:立秋左右清风:清凉的风习习:微风吹的样子重:再次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茅斋:茅草盖的房子莎:多年生草本植物露光:指露水珠

[评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关键词]:写景,唐诗三百首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原文_《寻南溪...》添加时间:2024-08-1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8-12-1505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