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注释]:(1)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1736—1795)。丁亥——纪年的干支;乾隆丁亥,即公元1767年。(2)素文——名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生,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卒,得四十岁。上元——旧县名。761(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置。在今南京市。羊山——在南京市东。(3)奠——祭献。(4)汝(乳rǔ)——你。浙——浙江省。(5)斯——此,这里。指羊山。(6)吾乡——袁枚的枚乡,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市)。(7)觭(机jī)梦——这里是做梦的意思。觭,得。语出《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滨三梦之法,二曰觭梦。”(8)宁知——怎么知道。归骨所——指葬地。耶(椰yē)——语气词,表疑问。(9)以——因为。一念之贞——一时信念中的贞节观。贞,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一种要求。忠诚地附属于丈夫(包括仅在名义上确定关系而实际上未结婚的丈夫),不管其情况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种信念和行为称之为“贞”。(10)遇人仳(痞pǐ)离——《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肃欠)矣;条其(肃欠)矣。遇人之不淑矣。”这里化用其语,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终被离弃。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淑,善。仳离,分离。特指妇女被丈夫遗弃。(11)孤危——孤单困苦。托落——即落拓(唾tuò),失意无聊。(12)存——注定。这句说:虽然审你命中注定,实际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结果。(13)累——连累;使之受罪。(14)未尝——义同“未始”,这里不作“未曾”解。过——过失。(15)授经——这里同“受经”,指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封建社会里,儿童时就开始受这种教育。授,古亦同“受”。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16)差(cī)肩而坐——谓兄妹并肩坐在一起。二人年龄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语出《管子·轻重甲》:“管子差肩而问。”(17)节义事——指封建社会里妇女单方面、无条件地忠于丈夫的事例。(18)遽(巨jù)——骤然,立即。躬(工gōng)——身体。引早为“亲自”。蹈(岛dǎo)——踏,踩。“实行”。这句说:一到长大成人,你马上亲身实践了它。(19)使——如果。《诗》、《书》——《诗经》、《尚书》。指前文中先生所授的“经”。(20)艰贞——困苦而又坚决。若是——如此。(21)出其间——出现在捉蟋蟀的地方。(22)虫——指前文中的蟋蟀。僵——指死亡。同临其穴(学xué)——一同来到掩埋死蟋蟀的土坑边。(23)殓(炼liàn)——收殓。葬前给尸体穿衣、下棺。(24)憬然赴目——清醒地来到眼前。憬然,醒悟的样子。(25)憩(气qì)——休息。书斋(摘xhāi)——书房。(26)双髻(计jì)挽束在头顶上的两个辫丫。古代女孩子的发式。(27)单缣(坚jiān)——这里指用缣制成的单层衣衫。缣,双丝织成的细绢。(28)温——温习。《缁衣》——《诗经·郑风》篇名。缁,黑色。一章——《诗经》中诗凡一段称之为一章。(29)适——刚好。奓(炸zhà)户——开门。(30)琅(郎láng)琅然——清脆流畅的样子。形容读书声。(31)莞(关wǎn)尔——微笑貌。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32)则则——犹“啧啧”,赞叹声。(33)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月相对,月亮圆满,所以称为“望日”。(34)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语出《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后泛指墓地。(35)弱冠(贯guàn)——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了他举行冠礼(正式承认他是个成年人)。弱,名词。冠,动词。后因以“弱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期的年龄。粤(月yuè)行——到广东去。粤,广东省的简称。袁枚二十一岁时经广东到了广西他叔父袁鸿(字健槃)那里。袁鸿是文档巡抚金鉷(红hóng)的幕客。金鉷器重袁枚的才华,举荐他到北京考博学鸿词科。(36)掎(己jǐ)——拉住。恸(痛tong4)——痛哭。(37)逾——越,经过。(38)披宫锦——指袁枚于1738年(乾隆三年)考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南归省亲的事。宫锦,宫廷作坊特制的丝织品。这里指用这种锦制成的宫袍。因唐代李白曾待诏翰林,着宫锦袍,后世遂用以称翰林的朝服。(39)厢——边屋。案——狭长的桌子。(40)瞠(撑chēng)视而笑——瞪眼看着笑,形容惊喜激动的情状。(41)长安——汉、唐旧都,即今西安市。(42)函使——递送信件的人。唐时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报登科之喜。此指传报录取消息的人,俗称“报子”。云尔——如此如此罢了。(43)凡此琐琐——所有这些细小琐碎的事。袁枚有诗:“远望蓬门树彩竿,举家相见问平安。同欣阆苑荣归早,尚说长安得信难。壁上泥金经雨淡,窗前梅柳带春寒。娇痴小妹怜兄贵,教把宫袍著与看。”(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可与“凡此琐琐”去者相印证。(44)填膺(英yīng)——充满胸怀。(45)凄梗——悲伤凄切,心头像堵塞了一样。(46)历历——清晰得一一可数的样子。(47)逼取便逝——真要接近它|把握它,它就消失了。(48)嫛婗(衣尼yīní)——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49)罗缕(吕lǚ)纪存——排成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保存着。罗缕,也作“(尔见)褛”。(50)可再——可以再有第二次。(51)印证——指袁枚的母亲章氏。(52)义绝——断绝情宜。这里指离婚。(53)阿奶——指袁枚的母亲章氏。(54)文墨——有关文字方面的事务。(55)眣——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目矢)”(顺shùn),即用眼色示意。这里作“期望”解。(56)尝——曾经。明经义——明白儒家经典的含义。谙(安ān)雅故——了解古书古事,知道前言往行的意思。语出《汉书·叙传》:“函雅故,通古今。”谙,熟闻熟知。(57)这句意思说:你嫂嫂(指袁枚的妻子王氏)不是不好,但是在这方面稍有欠缺。婉嫕(义yì)——温柔和顺。出《晋书·武悼杨皇后传》:“婉嫕有妇德。”(58)长(掌zhǎng)——年纪大。(59)身后——死后的一应事务。(60)先予以去——比我先离开人世。(61)绞宵——整夜。剌探——打听、探望。(62)小差——病情稍有好转。差(chài),同“瘥”。(63)殗殜(yèdié)病得不太厉害,但还没有痊愈。(64)娱遣——消遣。(65)稗(拜bài)官野史——指私人编定的笔记、小说之类的历史记载,与官方编号的“正史”相对而言。《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据说,西周高有掌管收录街谈巷议的官职,称为稗官,稗是碎米。稗官,取琐碎之义,即小官。(66)愕(扼è)——惊骇。(67)聊资——绝代——姑且作为一时的快乐。(68)吊——凭吊,游览。这句意思说:对于你的病,我因相信了医师所说“不要紧”的话。方才远游扬州。(69)虑戚吾心——顾虑着怕我心里难过。戚,忧愁。(70)阴人走报——阻止别人报急讯。走,跑。(71)绵惙(绰chuò)——病势危险。(72)强(抢qiǎng)——勉强。(73)诺(懦nuò)——表示同意的答语,犹言“好”。(74)诀——诀别。袁枚有哭妹诗:“魂孤通梦速,江阔送终迟。”自注:“得信前一夕,梦与妹如平生欢。”(75)果——果真。未时——相当下午一至三时。(76)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77)支——同“肢”。(78)一目示瞑(名míng)——一只眼睛没有闭紧。(79)这句说:你还在忍受着死亡的痛苦,等我回来见面。盖——发语词,表原因。(80)几许——多少。(81)知闻——听取,知道。(82)共汝筹画——和你一起商量,安排。(83)已矣——完了。(84)又卒难明——最终又难以明白。卒,终于。(85)天乎人乎——有史以来强烈时的呼唤,表示极端悲痛。这句说:然而就这样带着无穷的憾恨而终于完了啊!(86)付梓(子zǐ)付印。梓,树名。这里指印刷书籍用的雕板。素文的遗稿,附印在袁枚的《小仓山房全集》中,题为《素文女子遗稿》。袁枚为了它写了跋文。(87)代嫁——指代妹妹作主把外甥女嫁出去。(88)传(zhuàn)——即《女弟素文传》。(89)窀穸(zhūnxī)——墓穴。这句说: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筹划措办罢了。(90)先茔(迎yíng)——祖先的墓地。(91)江广河深——言地理阻隔,交通不便。(92)这句说:所以请示母亲,自得她同意而把你安顿在这里,以便于扫墓祭吊。古人乡土观念很重,凡故乡有先茔的,一般都应归葬;不得已而葬在他乡,一般被看作非正式、非永久性的。所以文中既说“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宁汝于斯”,又说“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特地将此事作为一个缺憾而郑重提出,并再三申明原因。下文的“羁魂”,也是着眼于此而言的。(93)阿印——《女弟素文传》载:“女阿印,病瘖,一切人事器物不能音,而能书。”其哭妹诗说:“有女空生口,无言但点颐。“(94)冢(肿zhǒng)——坟墓。(95)阿爷——袁枚的父亲袁滨,曾在各地为幕僚,于袁枚三十三岁时去世。侍者——这里指妾。(96)阿兄——袁枚自称。(97)陶氏——作者的妾。亳州人,工棋善绣。(98)旷渺(秒miǎo)——空旷辽阔。(99)望——对着。原隰(习xí)——平广的代地。高而平的地叫原,低下而潮湿的地为隰。(100)栖霞——山名。一名摄山。在南京市东。(101)风雨——泛指各种气候。晨昏——指一天到晚。(102)羁(机jī)魂——飘荡在他乡的魂魄。(103)男——儿子。袁枚于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丧子。他的兄弟曾为此写过两首五言律诗,题为《民兄得了不举》。这就是文所说的“哭侄诗“。袁枚写这篇祭文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再后两年,至六十三岁,其妾钟氏才生了一个儿子,名阿迟。(104)两女——袁枚的双生女儿。也是钟氏所生。牙牙——小孩学话的声音。这里说两个女儿还很幼小。(105)周晬(最zuì)——周岁。(106)亲在未敢言老——封建孝道规定,凡父母长辈在世,子女即使老了也不得说老。否则既不尊敬,又容易使年迈的长辈惊怵于已近死亡。出《礼记·坊记》:“父母在,不称老。“袁枚这句话,是婉转地表示自己已经老了。按,袁枚这时六十一岁,母亲还健在。(107)齿危——牙齿摇摇欲坠。(108)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袁枚的堂弟袁树,字东芗,号芗亭,小名阿品,由进士任河南正阳县县令。当时也没有子女。据袁枚《先妣行状》所说,阿品有个儿子叫阿通;但那是袁枚写这篇《祭妹文》以后的事。(109)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身、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许多宗属。无可继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按,专指男性。(110)可能——犹言“能否”。(111)纸灰——锡箔、纸钱等焚烧后的灰烬。(112)朔风野大——旷野上,北风显得更大。(113)《诗经郑风》中的名篇。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评析]:
[关键词]:写景,哲理,地名
《峡江寺飞泉亭记》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