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宋词)虞美人 听雨(蒋捷)

(宋词)虞美人 听雨(蒋捷)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注释注释: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 。
词人曾为进士,
过了几年官宦生涯。
但宋朝很快就灭亡。
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三个时期,
三种心境,
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
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
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
”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
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
从红烛映照 、 罗帐低垂这样氛围中引发青春与欢乐的联想,
抒发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
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
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
反衬后面的处境的索漠。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
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
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
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
壮年之后,
兵荒马乱之际,
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
常常东奔西走,
四方漂流。
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 ,
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
”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
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
处境之萧索,
心境之凄凉,
在十余字中,
一览无余。
江山已易主,
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
已如雨打风吹去。
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
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
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蒋捷的这首词,
内容包涵较广 ,
感情蕴藏较深。
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
由少年歌楼听雨,
壮年客舟听雨,
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
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
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
“一任”两个字,
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
这种心情,
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
可谓字字千钧。
层次清楚,
脉络分明。
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
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
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
按时间顺序 ,
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 ,
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
以“听雨”为线索,
一以贯之。


(宋词)虞美人 听雨(蒋捷)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蒋捷,虞美人 听雨,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虞美人 听雨(蒋捷)》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