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宋词)鹧鸪天 寄李之问(聂胜琼)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500字

鹧鸪天 寄李之问
宋·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
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
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
注释注释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莲花楼:饯饮之处。
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⑤人人:那个人,
指所爱的人。
⑥程:里程,
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评解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
上片写送别情景。
出城相送,
玉惨花愁,
莲花楼下,
柳色青青。
一曲阳关,
离人远去,
留下了绵绵相思与怀念。
下片写别后凄伤。
欲寻好梦,
梦又难成。
泪湿枕衾,
辗转达旦。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雨声和泪,
滴到天明。
相思之情,
令人心碎。
据《词林纪事》载:之问得此词,
藏于箧间,
抵家为其妻所得。
因问之,
具以实告。
妻善其语句清健,
遂出妆奁资尖取归。
-----------------------这是一首根据在离别时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词。
《青泥莲花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
诣京师改秩。
都下聂胜琼,
名倡也,
质性慧黠,
公见而喜之。
李将行,
胜琼送别,
饯钦于莲花楼,
唱一词,
末句曰:‘无计留春住,
奈何无计随君去 。
’李复留经月,
为细君督归甚切,
遂饮别。
不旬日 ,
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
盖寓调《鹧鸪天》也 。
之问在中路得之,
藏于箧间,
抵家为其妻所得。
因问之,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具以实告。
妻喜其语句清健,
遂出妆奁资夫取归。
琼至,
即弃冠栉,
损其妆饰,
委曲以事主母,
终身和悦,
无少间焉。
”这一段记载,
叙述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全过程。
聂胜琼虽然是京师名妓,
见到人非常多,
但感情却是何等真诚和专一。
词的上阕写离别,
下阕既写临别之情,
又写别后思念之情,
实与虚写结合,
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
起句以送别入题,
“玉惨花愁出凤城 ”,
“玉”与“花”喻自己 ,
“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
显示她凄凉的内心世界。
凤城指京都,
她送别李之问时,
情意绵绵,
愁思满怀,
显示了她不忍分别的真挚情感。
莲花楼是送别的地方,
楼下青青的柳色,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正与离别宴会上回荡的《阳关》曲相应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眼前的青青柳色与悲哀的离别之曲一起颤动着离人的心弦。
何况“一唱《阳关》后 ”,
心中的人儿马上就要起程了。
“别个人人”意谓送别那个人,
“人人”指李之问 ,
“第五句”极言路程之远。
在唱完一曲《阳关》之后,
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她。
离别是痛苦的,
但别后更苦;词的下阕,
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
相见时难,
别也难,
但别后希望在梦里依稀可见自己的心上人,
更令人悲哀的 ,
是难以成梦 。
“寻好梦,
梦难成”句,
写相恋之深,
思念之切。
词人把客观环境和主观感情相结合,
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离人凄苦 ,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况谁知我此时情”一句,
道出了词人在雨夜之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与痛苦的相思之情。
接下去,
“枕前泪共帘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两句,
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
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
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 。
“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
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 ,
窗内窗外,
共同滴到天明。
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动 ,
温庭筠《更漏子》一词的下阕,
曾这样描写过雨声 :“梧桐树,
三更下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而万俟咏的《长相思·雨》也写到 :“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
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跟温庭筠词相类似,
都写雨声对内心情感的触动。
然相比之下,
聂胜琼这首词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
更显得深刻细腻。
它把人的主体活动与雨夜的客体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
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
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
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
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
不仅是“帘前雨”,
而且也是“枕前泪”。
难怪李之问的妻子读到这首词时,
“喜其语句清健”。
她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
被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所感染,
因而作了毅然的决定 ,
“出妆奁资夫取归”,
让聂胜琼能遂所愿。
宋时的歌妓得以从良成为士人的小妾,
已是相当美满的归宿了。
能得到这样结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
聂胜琼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
这首词和它的故事,
与乐婉同施酒监唱和的《卜算子》词所反映的感情来看,
结局的喜剧和悲剧性质虽然不同,
但对于理解当时歌妓的命运和她们的心理,
具有样的价值。


(宋词)鹧鸪天 寄李之问(聂胜琼)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聂胜琼,鹧鸪天 寄李之问,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鹧鸪天 寄李之问(聂胜琼)》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7-10587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