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文本阅读的四步台阶_文学常识

文本阅读的四步台阶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800字

文本阅读的四步台阶_文学常识

  赵福楼
  
  与伊道恩先生一同听一节课,在课后讨论中先生提到了文本阅读的四个关注层面,集中体现在四个问题,分别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怎么样。
  
  比较一般的认识,这种表述多一个语言分析维度。即,在语言学习中,要筛选有意义信息,明确“写了什么”;然后探究性分析,作者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方法,是“怎么写”的;进而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这就了解了文章的写作意图。以上是语言分析的三个维度。伊先生以为,语言分析还可以再前行一步,分析这么写的效果怎样,也就是整体性进行语言鉴赏。
  
  颇有共鸣。在语文课堂多话语泡沫,而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发现师生的思考缺乏进展。我在这节课的点评中就提到,在课文阅读环节,教师连续安排了四种阅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四遍阅读强化,教师的用意在,通过反复阅读形成感悟。然而,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因为缺乏思维引领,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改变,四遍读次数不少,可看不到学生理解与感悟上的变化效果。
  
  语言分析和鉴赏要避免原地徘徊,以及认识肤浅化,就需要有多维拓展的思维。按照前面所言,需要引领思考登上四步台阶。
  
  用一个语言例子说话:穆旦诗<<春>>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这句话写了什么?在语句中筛选信息,我们会把视线聚焦于一个词——草。也就是说这句话描摩的对象是“草”。
  
  然后分析作者是怎么写的。语句中写草,侧重在草色来写,即突出了“绿色”。一般化的表达多为“油绿的小草”,“草色是绿的”,等等。与此处的表达比较,我们就能发现其差异。这里的表达是带有动态特征的,而一般的表达是静态的。“火焰”的“摇曳”体现了动态特征。
  
  进而,思考为什么作者眼里的小草是动态的。要知道草色是静态的,它本身是不动的,而在作者的视觉中它恍然动起来,这是为什么?显然,作者的心动引发了视觉审美的活跃。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了。作者用以揭示自己主观上的青春躁动。他写一种活跃的心情,他不甘压抑,他充满热情而冲动。这里的火焰恰是对“心火”的写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绿色火焰”是作者幻化的产物。他何尝不希望用一簇簇火焰的点燃,而实现自己青春的价值呀?
  
  最后分析表达的效果,这么写怎么样啊?这无疑是一种独特的感觉,把情感凝缩于字里行间。而依然保持了与自然真实的高度吻合。也就是在似乎违背自然真实的描摩中,这里语言的幻化也是合理的。小草沐浴春光。这里光色与草色交辉,而光色是耀眼的,具有视觉里的跳跃感,在一般的语言描摩中常常说它是“闪烁”的。所谓绿色的火焰,就是这么形成的,作者在这个比拟的语境中称之为,摇曳态。也就合理了。孤立的说,火焰是绿色的,这有悖于常理,而把绿色的

《文本阅读的四步台阶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1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12-345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