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苗满红
1.奥运会是祖国的荣誉---罗格亲临现场颁发首金易思玲喜极而泣。
北京时间7月28日傍晚,伦敦奥运会首金产生。中国女枪神易思玲勇夺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亲自为易思玲颁发金牌,而女枪神在高唱国歌的过程中则喜极而泣。易思玲颁奖完毕后理新微薄---感谢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为中国健儿加油吧!
2.奥运会更是对个人梦想的冲击---记住丁宁李晓霞的眼泪都有自己的故事
李晓霞的眼泪
在一场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没有多少看点”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里,却出现了乒坛少有的经典一幕。之所以经典,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比赛水平很高,不仅仅是因为比赛里出现了乒坛少有的严厉裁判,这更是因为这一战让两名中国女将全部落泪。两人的落泪,证明了一点: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中国乒乓球女子单打赛事,在李晓霞和丁宁各自在半决赛淘汰别国运动员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因为她们会师决赛,意味着中国队锁定金牌和银牌,意味着中国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又前进了一步。至于她们谁冠谁亚,那就无所谓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看一看李晓霞和丁宁之间的殊死搏杀,看一看双方教练在遇到裁判争议时的激动情绪,看一看双方在比赛结束后的双双落泪的情绪失控,人们就知道,这一战对于中国的金牌榜奖牌榜而言,或许意义不大;但对于这两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甚至整个人生而言,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她们都要冲击自己的梦想,书写自己的故事。
丁宁的眼泪
所以两位女将赛后全部失态。两位以个性强悍著称的东北女孩,都在比赛结束的时候像个孩子一般尽情的放纵自己的情绪。李晓霞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努力试图掩饰自己心中汹涌澎湃的情绪,但她已经湿润的眼眶出卖了她。而丁宁更是彻底失态,她独自坐在球场边的凳子上暗自垂泪,并在遇到安慰自己的央视记者李武军后,趴在后者的肩上放声大哭。那一刻,一种泪水背后的两种情绪诠释了竞技体育的残酷。
李晓霞的眼泪,是因为情绪的释放——作为一个职业生涯坎坷波折、挫折不断的绝世高手,李晓霞被国人和一些媒体低估了整整十年、恶评了整整十年。在今天之前,李晓霞虽然是一个有9项世界级大赛冠军荣耀加身的冠军名将,可是这9冠里,8项都是双打、团体赛金牌。作为一个为中国团体赛屡建奇功的铿锵玫瑰,李晓霞出道之时就是公认的“天才少女”,但坚持搏杀十年却非但无法得到认可。经过了这么多挫折,经过了这么多坎坷,李晓霞怎么可能不为了圆满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拼尽全力,又怎么可能在圆梦时刻保持冷静理智呢?
丁宁的眼泪,则是因为痛苦和委屈。作为现役中国女运动员里,这一战对丁宁而言的意义同样是无比厚重:胜,则成为永载史册的传奇;败,则必须至少要再等四年。哪个运动员不想着挑战自己所在项目的世界之巅?哪个人不想把自己从“冠军球员”变为“传奇球员”?已经冲击到了梦想的最后时刻,却遗憾的悲壮落败,这已经足以让任何运动员失态了。更何况,丁宁落败的方式还存在着一定争议,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年,我打球从没碰到过这样的裁判,我想这在乒乓球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尤其是在这么重要的决赛场上”。在圆梦的边缘,遇到了这样的委屈,这个22岁的女孩子情绪失控,完全在情理之中。如果这个时候她还能淡定如常,那反而是怪事!
作为中国女乒现阶段最出色的两名球星,李晓霞和丁宁在淘汰了所有外国选手之后,已经完成了把金银牌锁定在中国代表团的任务。团队任务完成后,当然要书写个人的故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体育迷们过多的强调奥运会里的国家荣誉,却不能忽视一点,在奥运会赛场上,球员的个性不应该被共性所压抑。因为这个时代,中国确实需要用金牌来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但中国国人也需要有个性的偶像。前者代表的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尊严,后者则承担着同样重要的任务:
这个时代,中国的体育水平逐年进步,但中国的体育文化却才刚刚建立,当然需要更多运动员个人的或奋进积极、或悲壮感人的故事来填充。中国的社会也需要有个性的个体偶像,来让年轻人拥有更加阳光更加奋进的生活态度。中国的孩子更需要有那些有个性的体育偶像,来感染、鼓舞他们热爱体育、投入运动!国家的荣誉,重要;国民的需要,同样重要!
竞技体育运动员都很苦。用汗水和苦练为武器,经常性的需要和伤病做艰苦的搏斗,苦苦期盼四年才有一届奥运会,每个运动员都会期盼笑到最后,因为一旦失败,那就意味着至少要再等四年。一个运动员有几个四年?一个运动员一生又能有几次冲击最高荣誉的机会呢?如果他们已经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为了书写个人的故事而努力!
所以请理解丁宁和李晓霞的眼泪,并为此二人献上掌声。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合力把金银牌留在了中国,这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