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哲学思辨中遨游半辈子后的幡然醒悟。的确,除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诗意的家园在。在这一家园中,我们可以享受文学、音乐、爱情、亲情……从而获得精神的幸福与满足。不管你闲居陋巷还是身陷缧绁,只要你的心灵是自由的,只要你有放飞心灵的那一片蓝天,只要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汲汲于富贵,不醉心于功名,那么你就能超越物质化的生活,摆脱尘世的羁绊,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诗意家园,获得诗意般的美好人生。
一类文:浅诗意文章作者:上海市崇明中学 蔡建华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如是说。
这样的一句话适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着澄澈的心境去静静地品味。然而很少有这样的日子,能够让我们真正地放下一切,专注地面对这句话。所以自己一直以此为借口,来刻意疏远或者逃避。我曾经固执地以为诗意就如阮咸,无论生死都怀揣自己心爱的琴;诗意如孔明,躬耕于陇亩之间;诗意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自彳亍;诗意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的生活平淡多过波澜,无法时时处处地去刻意寻找这一分诗意,于是渐渐地习惯了在这波澜不兴的日子里用心去储存点点滴滴的诗意。小小的心脏偶尔也有满满溢出的感动。
在早餐的时候带着还没睡醒的朦胧睡眼吃到自己自己最喜欢的豆浆油条粢饭糕,味道虽然平淡,却回味悠长。又想起初三的早晨急急忙忙,早餐就一直是这样的搭配。这样的味道烙印在了记忆里,到现在还忘不了。有时候回忆过去,都会生发出淡淡的唏嘘。人类都是念旧的生物,那时候的云淡风轻,那时候的嬉笑吵闹,那时候的音容笑貌,在现在、在未来的我们眼中,都会是那样的一段浅浅的诗意时光。
现在的生活节奏紧凑,应接不暇的事务让我们连喘息的时间都不能有,尽管自己也曾有过抱怨,有过失落,有过惶恐。但是我依旧觉得其实现在的日子很让人充实,看见自己一点一滴成长,一步一步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就陡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舒畅。我突然开始喜欢趴在桌子上走神地看着外面慢慢飘过的浮云。我觉得它们像极了我们,终究有一天还是会四散分离。于是越发珍惜现在在一起的时光。或许在明年的六月,在那次我们都不愿迎来的考试还是到来的时候,当我们终于以为能够走出这所曾经幼稚地以为是牢笼的地方,我们是不是还会记起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有洁白的云彩飘过了我们的学校、教室,还有我们的心呢?
只是当我们再义无反顾地回到这里,看着曾经的座位业已易主,放着不再熟悉的书包和茶杯,坐着不再亲切的面孔,我们是不是能够再记得一个词语叫睹物思人?在这里的所有汗水,所有泪花,所有喜欢的老师同学,所有浅浅的诗意都会悄悄地涌上心头。
其实这些都已不再重要,一切都要放在自己曾经稚嫩如今成熟的心里。浅诗意,让我们永远都在一起。
【点评】本文贵在立意上的匠心独具。在比较中给自己的追忆界定一个概念:浅诗意。这样深刻而又意味独特的领悟由一颗稚嫩的心生成,可谓难能可贵。同时,在具体阐释诗意生活的过程中,很娴熟地驾驭了过去如“豆浆油条粢饭糕”式搭配的早餐,现在如天空“飘过的浮云”,将来如高考后对于高中生活中一人一物的追忆设想等材料,在过去现在将来的三度空间中游刃有余地挥洒。行文过程淡化叙述,但高度概括的语言使得叙述以一当十,蕴藉有致。更为难得的是叙述议论抒情水乳交融,使得主旨的生成水到渠成,不着痕迹。
二类文:回忆里的诗意
作者:上海市崇明中学张怡澄
一个女孩名叫诗意,她心中有无数秘密。因为世上难逢知己,她必须寻寻觅觅。她以为她脸上没有露出痕迹,在她的脸上早已写着孤寂。
——《诗意》邓丽君
十月的天很是温柔,天空纯洁得泛白,晨光的温度暖得让人心花怒放。趴在寝室阳台上看对面的一片竹子,翠绿的叶子被风拂过沙沙作响,清脆而又动人心弦。似乎好久好久没有这么悠闲地享受过这样恬静的诗意了吧。我不禁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