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语文文学常识之科举_语文文学常识

语文文学常识之科举_语文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语文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语文文学常识之科举_语文文学常识

  其实,教育在古代已经盛行,只是当时的形式称之为“科举”,何为“科举”呢,一起来看看吧!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到了明朝,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也称这种文章为制艺、时文、四书文(就四书范围出题)等。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讲、助教等。
  语文文学常识之科举由(易优作文培训,整理,仅供参考。
《语文文学常识之科举_语文文学常识》由易优作文网(www.euzw.net)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语文文学常识之科举_语文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25;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0-25-304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