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_文学常识

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900字

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_文学常识

  “评价力”属于阅读鉴赏的高级能力。是在感受、理解基础上的人物事件评判与艺术审美。
  
  一、人物与事件评判
  
  如果是史传文章,就宜教学生写史评。写史评,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客观地公平地评价人物、史事;写史评,要回到文本仔细研读人物事迹(注意全面性)和事件全貌;写史评,一要注意读后感悟,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与认识能力。
  
  如果是现代人物和事件,同样要让学生写“人物小评”和“事件分析”随笔,与写史评一样的是,要坚持两点论,客观公正,二要做到言之有据(源于阅读文本内容)。下面仅以史评为例。
  
  (一)人物鉴察能力的培养
  
  人物鉴察,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察”,实际上是对史传文章中人物描写的审读;二是“鉴”,指的是客观地评价人物的优长与不足。
  
  对人物的“察”,可以这样进行:
  
  1、从历史背景下“察”
  
  2、从比较中“察”
  
  3、从假设中“察”等
  
  “察”些什么,主要是“察”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其思想。
  
  如读了《鸿门宴》后,就涉及到对项羽的“察”与“鉴”。
  
  从《鸿门宴》上我们可以“察”出项羽的如下表现:
  
  1、刘邦手下一位将领曹无伤派人向项羽通报,称刘邦准备自立为关中王、委任秦王子婴为丞相,并将据有咸阳城内所有珍宝。项羽得到这消息后感到非常愤怒,并准备攻击刘邦。
  
  2、项伯回到项羽军中,向项羽表达刘邦的善意,并建议项羽亦以礼相待。项羽承诺依从项伯的建议。
  
  3、刘邦对项羽称自己得入关中属侥幸,但有“小人”从中挑拨,使两人之间产生误会。项羽回应道:“是曹无伤(左司马)派人向我说有这种事,否则我也不会来这里”。他随即邀请刘邦参加宴会。
  
  4、范增不时向项羽打眼色,举起自己的玉佩3次,示意项羽尽快行动。项羽不发一言,未有理会。
  
  5、樊哙带着剑和盾强行闯入酒席,向项羽怒目而视。项羽询问了樊哙的姓名后,称赞他为“壮士”,并吩咐从人赏赐樊哙。樊哙一番责难,项羽没有回应,只吩咐他就坐。
  
  6、刘邦逃走,张良回到席上,献上礼物,并代刘邦向项羽赔罪。项羽收下了璧玉,放在桌上。
  
  据以上内容,可对项羽作如下“鉴定”:
  
  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妇人之仁,师心自用。
  
  具体来说:
  
  1、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
  
  2、待人上,不善笼络,用人唯亲;
  
  3、性格上,鲁莽,缺乏主张,优柔寡断,坚持个人主张,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写史评,不能等同于给人物下鉴定书,一要比较,同对手刘邦比;二要分析根源。如项羽之所以放走刘邦,一是出于义,怕人指责。他与刘邦曾为战略盟友,刘邦先入秦破关,杀了他不合道义;二是出于理,据楚王与诸侯之约,刘邦为关中王天经地义,杀了他不合情理

《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26;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6-329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