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散文阅读指导_文学常识

散文阅读指导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700字

散文阅读指导_文学常识

  散文阅读指导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
  3.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文章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5.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散文阅读常见题型
  
  (一)整体感知
  1.
  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3.
  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
  ----
  再写什么
  -----
  后写什么)
  
  整体感知应运作于动手答题之前。多数阅读的第一题就是提问整体感知中的写作内容或写作意图,感知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所以多数信息应从文中来。针对标题的设问往往也是整体感知。因为标题或限定话题,或限定内容,或表达中心思想,或抒发感情。
  
  例
  1
  :
  02
  年中考题《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第一题这样问:
  “
  从全文看,作者所说的修建三间精神的小屋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修建精神小屋?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于对写什么即内容的考察,作者说要修建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它们各自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从文中你不难发现并提取信息。第二问侧重于对为什么写的考察,通读全文,在文末具体写完这三间小屋后,较集中的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修建精神小屋。
  
  例
  2
  :
  03
  年中考题《给我未来孩子的信》的第一题这样问:
  “
  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希望。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此题的第一句话实际已告诉我们本文的写作目的。问题是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从文中清晰的结构中不难逐条提出所要的信息。
  
  例
  3
  :
  03
  年模拟中《智慧的美丽》一文的第一题这样问:
  “
  标题是《智慧的美丽》,美丽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
  
  此题针对标题设问,实际也是整体感知中的感知写作意图。本文赞美的是
  “
  智慧的美丽
  ”
  ,实际上赞美的是小伙子对父母的孝顺、对妹妹的体贴以及回答问题时的冷静和自信。那么,美丽也应指此。而这个信息文中也可提取。
  
  例
  4
  :文章《人生如瓶》的第一题这样问:
  “
  作者把人生比作瓶,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此题明显在问整体感知中的写作意图,在文末不难找到答案。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
  1.
  语音:侧重考察多音字,受偏旁、方言影响易读错的字。
  2.
  汉字的正确书写。
  3.
  语境下,同义词、反义词(成语)的运用。
  4.
  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运用。
  
  应认识到并识别出对同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考察。
  
  例
  1.2002
  年中考题《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一题:
  “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
  
  ),对生命的(
  
  )。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
  
  ),对卑劣的(
  
  )。
  ”
  
  (慈爱
  
  珍爱
  
  憎恶
  
  蔑视)
  
  例
  2.“
  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装满着欲望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
  
  )与(
  
  )当然被驱逐的无影无踪。
  ”
  (
  安静
  
  快乐
  )
  (
  三
  )
  八大修辞极其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
  2.
  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
  排比:加强语言气势。
  4.
  反问:加强语气。
  5.
  反复:强调。
  6.
  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
  夸张:极力的表现。
  
  (四)仿写句子
  
  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修辞与例句相同,语法与例句接近,句意与例句接近。
  
  例如:
  03
  年中考题《给我未来孩子的信》第
  14
  题的仿写句子:
  “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
  
  分析:句式应保留
  :
  你的(

《散文阅读指导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17;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17-375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