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作文素材:易心莹_中华英杰

作文素材:易心莹_中华英杰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000字

易心莹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中华英杰

——著名道教学者、青城山常道观住持,第一、二届中国道协副会长

易心莹,道号理伦,俗名良德,宇综乾。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四川遂宁县老池乡双河口一农民家庭。兄弟6人,行次居末。自幼体弱多病,因常闻长辈讲道家有强身保国之术,遂锐意向道,于公元1913年弃家,只身至青城山天师洞为道徒,拜全真龙门派碧洞宗魏甚龄道长为师,时年17岁。道观中行师徒传承子孙制,诸老道长见他过于浑噩忠厚,讷讷寡语,皆不欲收为弟子,因而留庙劳作。年余,家中探知其踪迹所在,其兄到青城山促同返家,心莹行自半途私遁,到成都青阳宫二仙庵蚕桑传习所作杂工,又历年余。1917年,常道观(即天师洞)魏松遐道长去二仙庵,见心莹不辞劳苦,坚志学道,感其虔诚,将其带回天师洞,收为弟子,心莹自始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道十。时"常道观"住持为彭椿仙大师,方图振兴教务,鉴于道众文化素质太低,乃命心莹束修往本山朝阳庵投拜吴君可门下读书。吴君可固儒而深于道者,心莹锐进不已,得涉猪经史,茅寒顿开,旋回观作导游。1926年成都名翰林颜楷游青城,住天师洞,见心莹勤学好问,益加奖掖;住持彭椿仙道长复以文化培植相付托,心莹遂得投拜于颜翰林之门下。同年夏随颜翰林至成都,入颜崇德书屋深造。越3年,颜病故,而心莹荷其裁成,自是学业亦因之猛进。心莹回天师洞后,道众推任知客,接待四方来山参访之羽客及社会名流。在职3年,彭椿仙监院以其矢志弘扬道教、培养教徒为务,乃另选人充任知客,俾心莹专作道教学术研究。自1931至1942年共经10年,心莹潜心治学,以其伏案所得,著《老子通义》、《老子道义学系统表》、《道教系统表》(即老子应化图说),并作《青城风景导览》、《青城指南》、《道学课本》、《道教三字经》等书。又辑《女子道教丛书》以及道教炼丹、养生有关书籍,且多在观中刊行。心莹之弟子及学生甚多(现四川博物馆王家祜研究员即其弟子之一),皆赞颂其师"中年笃守儒师与道家学理,谦恭勤苦以全忠,博学养志以立心;讲学以常道为纲,慈俭为事;主循天之道,知奇守正,师万物、顺自然,治学孜孜不倦,出言讷讷若拙。"盖皆深知其师而实录也。
易心莹深好典篇,广蓄道书,今天师洞所藏《正统道藏》、《二十四史》、《道藏辑要》、《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及诸子百家、搜神志怪、稗官小说等罕见书籍甚丰,多为其平日节衣缩食所购进庋藏,以供阅览。他耕读之外,还曾先后往来三台、潼川、大足各地,考察蜀中道教历史遗迹,以增阅历。尤于并世学者更虚心求教,如上海《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主编、著名仙道养生学家陈撄宁先生,西南联大道教文献研究专家、外丹学家陈国符教授,四川大学道教史专家蒙文通教授,皆常有书翰往来,商榷学术,其事多见于上述3人所著书中。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版》中说:"国符尝访道观多处,其道士率皆不学,曾见《道藏》者鲜。……仅四川尚有道士,熟谈《道藏》。通常道士所述,多不可信","易道士熟读《道藏》,与通常道士迥然不同。"陈国符常托易心莹觅录道经资料,心莹皆亲往详检,不辞艰苦,事见《道教源流考》。陈国符教授每谓"四川

《作文素材:易心莹_中华英杰》添加时间:2024-11-09;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09-31030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