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群雄争斗,干戈四起,法祖就想潜迹于陇山以西地区,以保持自已正确的操行。正值张辅担任秦州刺史,镇守陇上,法祖就与张辅同行。因法祖的名望和德行,众望所归,张辅就想让法祖离教返俗,当他的僚佐。但是法祖信仰佛教的志向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两人结下怨恨。先前有个秦州人,名叫管番,因宗教信仰不同,多次与法祖辩论,却屡屡败在法祖手下,为此管番衔恨已久,多次在张辅面前进谗言,诬陷法祖。当法祖走到氵开县时,忽然对其他的和尚和弟子们说:"几天之内,我的前世之对就要来了。"于是辞别众人,并写了一封书信,又将经书、佛像和资财都分给众人。第二天早上,法祖来到张辅这里,和张辅谈话,二人话不投机,得罪了张辅,张辅将法祖抓起来,要实行刑罚,众人都很奇怪,也很惋惜。法祖说:"找来此是为了了结我的前世之对,这是前世宿命所造成的,并不是为现在的事情。"说完大呼十方佛祖:"我前世的罪孽因缘,今世欢喜了结,望从此以后,找与张辅之间没有任何怨恨,结为朋友,也不要让他戴上杀人的罪名。"随后张辅鞭打法祖50,奄然命终。后来张辅知道了法祖临死前说的这一番话,感到非常遗憾。当初,法祖传布教化的声誉,传遍了整个关中、陇西地区,人们将法祖奉若神明,听说法祖被害的消息,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都悲痛异常,走在路上都痛哭流涕。陇西的羌族及其他民族,派出5000精锐骑兵,准备迎接法祖的到来,走到半路,听到法祖遇害的消息,悲恨万分,群情激愤,发誓要为法祖报仇。张辅听到这消息后,立即遣兵拒敌,羌族人率领轻骑,奔袭迎战。当时天水人富整,趁势杀了张辅,羌族人感到大机已报,便退兵了,他们将法祖分尸,各自带回去起造佛塔或佛寺。
张辅,字世伟,南阳人,是张衡的后人。他虽然很有才能,但他性情残酷而且不能理喻,曾残杀天水太守封尚,造成当地的动乱,他又反过来杀害百姓。
过了没多久,有一个名叫李通的人,死去后又苏醒过来,他说:"见到法祖法师在阎罗王那里,在为阎罗王宣讲《首楞严经》,法祖法师说,讲完经后,将要到忉利天去。又看到了祭酒王浮,又称道士基公。王浮被大枷锁住,在向法祖法师忏悔。”过去,法祖生前,常与道家的王浮争论谁是正宗,谁是邪教,王浮屡屡理屈,因此非常恼怒,无法忍耐,于是作《老子化胡经》一文,来诽谤佛教。这也是王浮殃有所归,到死后才知忏悔。后来孙绰在《道贤论》中将法祖与竹林七贤之一稽康相比,可见后人是多么推崇法祖。
法祖还博涉闲书,精通梵语和汉语,他曾翻译了《惟逮》、《弟子本》《五部僧》等3部经书,又注释《首楞严经》,还翻译了几部小经,但正值社会动乱,都散失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法祖的弟弟法祚,也是在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被朝廷征召为博士,但法祚没有去就任,到25岁时出家为僧。法作对佛教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在关中、陇右一带很有名望。当时梁州刺史张光,因法祖不肯还俗,被张辅杀害,张光又逼法祚还俗,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