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即春秋时期宋国贤臣乐喜他出身于贵族家庭,系戴公的六世孙。平公时曾任宋六卿之一“司城”,人称司城子罕。
作为宋国的执政大臣,司城子罕尊节俭清廉而受人赞誉。一次,有人获得了一块稀世美玉,前思后想,觉得献给子罕比较合适,因为子罕治国很有成效,他的一些政治主张和措施顺应了民众的意愿。出于对于罕的感激之情,这个人来向他奉献美玉。不料,子罕听说来意后,不等献玉者展示美玉,便立即予以辞绝。献玉者伤了一下,连忙说:“这块玉石已经请治玉的能工巧匠鉴定过,确实是宝哇!”他以为子罕担心玉石有假而受骗上当,故推辞不受。子罕耐心地解释说:“我的信条是以不贪为宝,你则以这块稀世美玉为宝。假若你把它献给我,我俩便都丧失了自己所宝之物。还是让我们各自拥有所宝之物,这样更妥当些。”献玉者又告以随身携带美玉不便赶路,一旦遇上歹徒难免遭劫丧宝的苦衷,子罕于是设法找到了买主,使这个人卖玉得以富归乡里。
子罕平时的为人处世,就很注意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他的住宅旁有两家邻居,子罕考虑到南邻是工匠,三世从事制鞋业,如果逼他搬迁,一来宋国求购鞋子的人将不知其处,二来这家工匠会生活无着,因此没有逼南邻迁居。至于西邻,由于他家地势较高,而自己家的房基偏低,潦便自高而下流到家中,若要禁潦水东流就太不近情理了。由此可知,子罕被时人称为“仁相”,并不是偶然的。
——作文培训,作文辅导,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