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935——1000)
北宋大臣。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学士。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北宋开国元勋赵普赞扬他:“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真台辅之器也!”宋太宗想以端为相,有人却贬抑他,说他“为人糊涂”,太宗当即反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在朝奏廷议中,吕端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颇得太宗赞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暗中串通参知政事李昌龄等阴谋废太子另立,吕端及时察觉,不惮当面回驳皇后,坚持奉真宗即位。真宗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不拜,要求卷帘升殿审视。待见确是真宗,才降阶率群臣下拜。因而受到真宗敬重。
——作文培训,作文辅导,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