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无著,俗家姓董,永嘉人氏,12岁时在龙泉寺出家。见识度量宽明,持节操戒律贞洁,志在游方,抵京城云华寺,就澄观法师研习《华产经》。对佛学经论多有研究,尤其精通《华产经》。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无著来到五台山,欲观圣人境界。五月,到华严寺挂锡。见一个老年僧人,寝处非常简陋。老僧问无著:"你从南方来,还带着几颗珠子,请让我看看。"无著躬身之际,老僧却不见了。无著神情恍忽,又疑惑又欢喜,说:"从前僧明来此,睹石臼木杵,后能入圣寺见圣贤。我也希望能够如此,可称一大快事!"
无著又在般若经楼见吉祥鸟,羽毛鲜明,在上空盘旋,向东北振翼而去。第二天又有两道白光,飘忽起伏,射入僧房,倾刻之间又没有了。同房的僧人法贤等人,见而惊怪,说:"这是什么样的祥瑞,希望能再次看到。"寻即白光再次射入僧房。
无著一个人来到金刚窟,向空中致礼后,和衣坐着打盹,忽听有人喝叱牛的声音:"饮水。"连喊三声,只见一个老翁,相貌象是古人,穿着粗麻短衣、麻鞋,戴着头巾,样子很奇怪。无著迎上前去,拉着老翁的手,问从何处来了老翁回答说:"山外求粮来。"无著又问:“住在何处?”答:“求粮用在台山。”老翁又问无著:“师父为何来到这里?”无著说:"听说这里有金刚窟,所以前来随喜。"老翁问:"师父困了吗?无著说:"我不困。"老翁说:"即然不困,为什么要睡觉呢?无著说:"凡夫昏沉,有什么奇怪的?老翁说:"既然师父昏沉,可去喝茶。"老翁向东北方向指了指,见有一座寺院,相距不过几步远,老翁牵着牛在前,无著紧随其后。
来到寺院大门口,老翁连喊三声"均提",一个童子应声开门。这小童年约十四五岁,垂发齐肩,穿着粗麻短衣。他们牵着牛进了大门,见地上铺的是琉璃,堂舍廊鹿金光闪闪,其富丽、豪华,非人间所有。老翁坐在白牙床上,指着绵墩请无著坐下。小童捧来两瓯茶,两人饮毕。又捧来琉璃盏,满盛酥酪,两人各用一匙。无著咽下后,如得正果,心胸豁然而明,能悟前世之事。
老翁说:"师父出家以来,何营何虑?无著说:出家以来,虽有修行,却未能有证果,对大小二乘,也仅是略知度毛。"老翁问:不知你初出家时求何心?无著说:求大乘菩提心。"老翁说:"师父若是以当初求大乘菩提心进行修行,就能得成证果。"又问无著:出家有多少年了?"答曰:"31年了。"老翁说:"师父纯美、善良,且请徐徐下山,小心谨慎。我已老朽,今天又走了这么多路,困极了,我要休息了。"
无著请求在这座寺院里住一夜,老翁却不同意,并说:"你的那些同伴见你夜不归宿,他们会耽心的。"无著说:"佛门弟子走到哪儿就住在哪,同伴们不会耽心的。"老翁还是没有答应,叉说:"请听我宣偈。"老翁念道:
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究尽碎为尘,一念净心成王觉。
无著凝神倾听,对老翁谢道:"承蒙老丈宣示密偈,如醍醐灌顶,容入智门。老丈可谓智言,我将铭刻在心。"
《作文素材:无著大师_中华英杰》添加时间:2024-11-09;更新时间: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