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蒜子出身名家,父亲褚裒以“皮里春秋”闻名东晋升。他外表谨慎寡言,口不言人优劣,但内心褒贬是非分明。褚蒜子继承乃父之风,聪明而有器识,胸有城府。丈夫司马岳即位为康帝,褚蒜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晋升为皇后。
康帝在位二年便一命鸣呼,褚蒜子以皇太后的身份辅佐三岁的儿子穆帝司马聃临朝听政。大臣何充上表推荐太后的父亲褚裒入朝综揽朝政,被褚裒所拒绝。颇具政治手腕的褚蒜子依靠自身的实力和以前帮助康帝理政的经验,孤军奋战,终于在朝臣中建立了崇高的威信;取得了群臣们的信服。在她执政的十二年中,东晋一改过去数次北伐劳而无功的局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降服了蜀成汉政权,收复了洛阳一带。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春正月,司马聃年已十五,褚太后为他举行了冠礼,便将政权移交给他,自己退处后宫。
五年以后,穆帝暴病而亡,堂兄司马丕继位为哀帝,但司马丕不仅昏庸糊涂,而且因迷信方术金石而中毒,抱病不起。一年后,鉴于哀帝卧病不能理政,大臣们只好再次请德高望重的褚太后出来临朝摄政,褚太后又主持国政三年,稳定了政局,直到哀帝死.其弟司马奕入承帝位。
司马奕当政,引起大将军桓温不满,桓温因统兵北伐有功,权势日隆,满朝文武皆不放在眼里,唯对褚太后有所顾惮。褚太后归政后,桓温的野心进一步暴露.依仗权势,要求废司马奕,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当桓温从广陵赶来建康向褚太后呈上废立奏章时,紧张悚动,汗水直流,褚太后接到奏报,正在佛堂烧香,倚窗前视奏章数行,便叹曰:“我本来就担心有此一步。”读至一半,便索笔答云:“末亡人遭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褚大后虽不同意废立,但考虑桓温手握兵权,如果驳回;东晋半壁江山又要起内战,故作了模糊的答复。
司马昱即位为简文帝后,只坐了一年多的龙床,便去世了。他的儿子十三岁的司马曜继位,是为孝武帝。桓温再次出演逼宫一幕,幸亏有遇事镇定自若的谢安出面维持周旋,晋室才得以转危为安。不久,桓温去世,留下遗嘱让弟弟桓冲统率他的部队。谢安为了平衡朝中政治势力,又请褚太后出来听政。不久,前秦苻坚以号称百万之师向东晋扑来,只有八万兵力的东晋在褚太后和谢安的筹划和指挥下,成功进行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保护了东晋的半壁江山。
褚太后经历六帝,三次临朝听政,稳定了动荡频仍的东晋政局。在她主政期间,东晋朝廷均有所作为。如果她身非女性,不至于屡进屡退,使政策缺乏连续性,东晋时局可能会另有一番景象。
——作文培训,作文辅导,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