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作文素材)民国实业界的十大巨头之一吴锦堂的故事

(作文素材)民国实业界的十大巨头之一吴锦堂的故事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吴锦堂的故事
  吴锦堂,(1855-1926)浙江慈溪人。1885年赴日经商,在祈望开设怡生商号,并在上海开设义生洋行,从事中日商品买卖,后又办水泥制造厂,成为明治、大正年间日本关西实业界的十大巨头之一。曾捐款兴修家乡水利,整治水患,使20余万亩农田受益。在慈溪创建锦堂学校。1911年参加同盟会。1926年病逝于日本神户。——《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882页
  吴锦堂,今慈溪市观海卫镇人,原名作镆,字锦堂,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蒋家村人。
  他获富东瀛,造福桑梓,尽管逝世已有大半个世纪,但遗泽昭然,许多感人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1885年,吴锦堂由友人帮助,携带1000两银子,从上海东渡到日本,在长崎、神户等地经商。
  他把日本的火柴、肥皂、洋伞等贩运到中国,又把中国的棉花、蚕丝等贩运到日本,从中获利。后来,他又投资办企业,经营水泥、纺织品等。
  一二十年间,他积资数百万,成了大阪、神户地区有名的巨商。与此同时,他热爱和关切祖国的桑梓之情,也与日俱增。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我国,京津地区生灵涂炭,长江流域又发生水灾,吴锦堂先后两次捐银30000两。
  1911年,我国又遭水灾。他又捐款38000余日元,同时,捐给中国红十字会320xx日元。为此,清政府赐他四品京堂候补衔。
  1915年前后,故乡三北沿海海啸,粮棉无收,灾民载道,饿殍遍野。不少人为免遭饿死,而成群结队地到山南“吃大户”。
  吴锦堂闻讯垫付巨款,委托上海三北轮船公司老板虞洽卿,在扬州、安徽一带购大米。
  当时慈北的赈、粜办法规定:“各乡按乡设局,先查户口,极贫赈济,次贫平粜。”他先后捐银38000余两,运回大米500万余斤。
  至今横河石堰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初吴锦堂委托虞洽卿用轮船载大米到慈北,轮船到宁波港之后,再用一船红头百官航船驳运,从宁波三江口沿姚江,经余姚、石堰、横河,顺东横河到鸣鹤、观海卫一带。
  米船队到石堰。堰上居民、民工见一船船白米,源源不绝向慈北而去,饥肠辘辘的人们私下议论:“要是这些米能给我们留下一些该有多好!”
  可是他们也知道,荒年灾月,米珠薪桂,姚北比起慈北,与吴锦堂的关系,毕竟差了一层,这种希望十之八九是不现实的。
  恰巧其时堰上有一民工,在东山头有一亲戚,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建议他给那亲戚说一说,由他亲戚出面,给吴锦堂写一封信,希望也能在横河、石堰一带散些米。
  信寄出不久,吴锦堂很快回信,慨然应允,他委托慈北赈济局拨了三

《(作文素材)民国实业界的十大巨头之一吴锦堂的故事》添加时间:2024-12-14;更新时间:2025-04-30



    2024-12-14-64250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