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扎根农村、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以其不朽的努力被首届“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组委会评选为“十佳教师”的称号,她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活雷锋刘芳,虽然双目失明,却仍然坚持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工作,她的先进事迹是千万个优秀教师的缩影,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风采。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盲人教师刘芳令人感动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盲人教师刘芳令人感动的故事
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刘芳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她又是一名特殊的心理辅导师。1997年因为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导致她双目失明,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但她仍然坚持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工作,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们从心里的阴影中走出来,健康成长。
孤儿袁凤梅就是刘芳老师帮助过的对象之一。袁凤梅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刘芳自己掏钱资助她上学。因为自己的不幸身世,袁凤梅一度敏感自闭,刘芳对她耐心开导,细心呵护,让袁凤梅一扫心中的阴霾,积极向上,以584分的高分考入实验白云三中“宏志班”,后来又以625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我这一生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但从黑暗又重新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这是刘芳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提到刘芳,白云三中校长何代乾动情地说:“一个眼睛看不见的老师,自己不但不消沉,还用她的人格魅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感染和鼓舞了身边的同仁与学生。不但不给学校社会添负担,反而成了学校的一笔财富。”
何代乾校长刚到白云三中的时候,眼睛不好的刘芳老师还带了两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班主任。考虑到刘老师的身体状况,何代乾给她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并特许她上下班不用签到。可刘芳仍坚持按时上下班。“患病十余年,刘芳从未因为私事向学校请过一天假。”何代乾说。
工作轻松了,刘芳却没有闲着。长期的农村教学经历,她发现不少农村学生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刘芳萌发了开办学生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做些心理辅导的念头。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学校的支持。
刘芳把心理咨询室取名叫“芳芳聊天室”,她向学生敞开心扉。对前来咨询倾诉的孩子,刘芳都认真倾听,耐心感受学生内心的变化,通过自己眼睛“看得见”到失明的感受,用现身说法循循善诱开导学生。
刘芳把自己比做一只垃圾桶。“如果学生们因为有了我的倾听而感到内心轻松,那我宁愿做这样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