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唐朝历史)永贞革新 二王八司马 永贞革新之谜: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

(唐朝历史)永贞革新 二王八司马 永贞革新之谜:改革...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没有夯实基础的政治革新就像一个匆匆上马的民生工程,工程质量大打折扣。
  群众基础好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革新派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以及操之过急等原因导致失败。
  上篇我们探讨了王安石变法,好像还有一点意犹未尽,在此再来探讨一下转型问题。有老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领导唐朝著名的“永贞革新”的“二王八司马”大都是文人,最终他们也印证了这句古语。
  虽然没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那么有名,但“永贞革新”仍贵为中国历史上十大改革之一。与王安石变法有点不同的是,这次改革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两位旷世大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加入,更是打响了改革的名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新派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他们出台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方针和举措,革除了一些弊政。不过改革者大都没有好下场,“永贞革新”最终还是失败了。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的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这多少反映出改革者的无奈和悲壮,也彰显了社会转型的艰巨和复杂性。
  对大家都好的改革都失败?
  “永贞革新”是在唐朝处于崩溃边缘的背景下发生的,当时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据史书记载,“永贞革新”大致有如下内容:“钱谷为本”,控制财权;兴利除弊,减免赋税,废除宫市等;调整干部政策,选贤荐能,提拔人才;抑制藩镇势力,收夺宦官军权,打击贪官污吏

《(唐朝历史)永贞革新 二王八司马 永贞革新之谜:改革找死不改...》添加时间:2025-05-16;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