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唐朝历史)Uz˜—[Ngõ‹KN_x000e_T„v‡v_x001d_^/fŒ

(唐朝历史)Uz˜—[Ngõ‹KN_x000e_T„...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唐顺宗李诵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顺宗李诵之后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
  公元805年,太子李诵即位,就是唐顺宗。
  唐顺宗患有中风病、不能说话,因此常居深宫,并以帘帷遮挡,亲信宦官李忠言和昭容牛氏侍奉身边,百官奏事,就由他俩帮助处理。唐顺宗当太子时,东宫侍读王叔文、王伾常与他议论时政,很得他的信任。他即位后,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伾为左散骑常侍及待诏。王叔文、王伾掌据朝政,替唐顺宗出主意,支持唐顺宗实行政治改革。朝臣中,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等都参与其间。
  唐顺宗即位后不久,就下令免去民间对官府的旧欠,停止地方官的进奉和盐铁使的月进钱,减低盐价,取销宫市(即皇帝的手下人对市场货物的抢掠)。又宣布贪官京兆尹李实的贪污罪,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长史。王叔文还兼任度支及盐铁副使,唐顺宗和王叔文等进一步筹划夺取宦官的兵权。
  唐顺宗的这些改革,自然引起了宦官和一些朝官的反对。四川节度使韦皋以唐顺宗有病为名,上表请太子李纯监国,宦官俱文珍等和反对改革的朝臣结合起来,拥立太子李纯为皇帝,唐顺宗被迫退位称太上皇。
  王叔文等人当政一百四十六天,政治改革因唐顺宗退位而失败。
  唐顺宗李诵在位仅八个月,次年即病死,享年四十五岁。
  公元805年,唐顺宗退位当太上皇,太子李纯被拥立为帝,就是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唐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
  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宪宗最主要的功绩是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元年(806),宪宗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刘辟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

《(唐朝历史)Uz˜—[Ngõ‹KN_x000e_T„v‡v_...》添加时间:2025-05-16;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