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作文素材——民间故事
查字典故事大全为您提供:以德报怨
山东章丘是中国生产大葱的基 地,这里的大葱梗长棵肥,葱白长达二尺有余,味道香郁,口感微甘清爽,实乃烹饪菜肴必备之佳品,章丘大葱销路广泛,走向全国各地。每年秋冬两季是出售大葱的旺季,全国各地的葱贩客商都都蜂拥而至,扑向章丘市大肆采购。
章丘市绣惠镇李家庄村的村支书老李,早年前就帮助外地客商代理收购业务,村里的万亩大葱全经他手出售给全国各地的农贸商户。
老李做事有老李的道行和规矩,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卖葱的葱农都要恪守本分,不能使奸耍滑坑蒙拐骗,若是哪家客商使奸耍滑坑害葱农,只要犯到他手里,他会使出阴招,让坑害菜农的奸佞商人倾尽囊中财物,光屁屁走人。对那些奸诈之徒他毫不手软。因此,在方圆几十里,老李也有极高的威望和信誉。
偌大的葱行里,他说让哪个客商今天走货,哪个客商就能在天黑以前把货备齐,其余的客商是不能抢先收购的,否则,他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丢脸破财。
数万亩大葱货源都控制在他的手里,来李家庄收购大葱的贩葱客商和葱农们都对他又敬又畏。因此,在绣惠镇,他也成了个跺一脚方圆几十里都要颤三颤的一方霸主。
记得有一年大葱丰收,但是,刚开始出售时价格不太理想,一公斤才八、九毛钱。这让葱农们又喜又忧,喜的是大葱亩产量比往年多,忧的是价格没有往年贵,出售后得到的经济收入很不可观。因此,葱农们大都为卖葱而伤脑筋,都想给自家的大葱寻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
这天,李家村来了姓任的购葱的客商,老任来自河南新郑农贸批发市场,经营大葱生意多年,章丘市凡是种葱的地方,他基本跑遍,这是他第一次来李家庄和老李打交道,很热情款待了他,把他领到田间地头挑选质量顶级的大葱。看到截腰深的满地葱绿,老任心里很是高兴,好像看到了花花绿绿的钞票铺天漫地往他怀里飞。
老任让老李每天给他代收50吨大葱。老李满口答应,慌忙张罗着给他联系货源。但是,这个老任很是挑剔,要求也很严格:大葱的葱白必须是二尺有余,葱捆要整齐,捆要小,葱捆里不能夹带过小的葱和过大的葱,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葱根上不能带土。质量虽然要求高,但是,每公斤价格可以比别人高出两毛钱。
村里有一户人家,家境困难没劳动力,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带着孙子过活。老头老太已有70多岁年纪,孙子还不满十岁,儿子突发心肌梗塞死亡。儿媳又改嫁到别的村去了。老两口苦心种了三亩大葱,准备卖了钱供养小孙子上学读书……
听说村里来了收葱的,价格合适,老两口也上赶着挖了葱送来出售。可是老两口年迈力薄,又急于多挖多劳,所以,他们的大葱捆的有些毛糙。
老汉和老太把葱拉到老李的收购点,央求老李收购他们的葱。老李可怜老人家,欲要收下,这时候,老任刚好过来,一眼就瞅出老汉的大葱质量低劣,说什么也不愿收购老汉的葱,硬是要老汉把葱拉走,老李替老人家说尽了好话,老任却是铁石心肠拒不接受。
老两口老泪纵横,说是无论如何也不再把葱拉回家了,只要老任出个价,多少钱一公斤都行。老任看出老人家急于卖葱,于是就把价格压到了最低,别人家的葱一公斤一块钱,他家的葱客商只给他们出七毛。
老两口咬牙答应了,当他们颤颤巍巍喘着粗气把葱装上了磅,上称过磅时老任又说葱根上的泥土太大,非要老汉每50公斤除5公斤土,否则全卸下来一棵也不要了!
老汉气得胡须直抖,无奈他们费力装好在磅秤上,葱的皮毛已经折腾的不好看了,所以他们只好答应了老任的苛刻条件。
老李在一旁看着心里明白,其实葱根上并没有太大的土气,他看出了这个老任是故意刁难年迈人,想发横财呢。老李很是生气但却默不作声……
待到葱车装齐,准备发车的时候,老李把老汉叫来趴在老汉耳边嘀咕了几句。
老汉老太双双滚在葱车前挡住老任的去路,说是葱卖亏了,不卖了,非让老任卸下他家的葱,否则就躺在车轮下边不起来,让葱车轧死方休!
老任傻眼了,向老李求救,老李却充耳不闻。
老任无奈只好给老两口重新加钱,可是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