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_民间故事:岳飞刺字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易优作文网——作文素材_民间故事:岳飞刺字
岳飞刺字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民间故事

  岳飞刺字
  查字典故事会跟大家分享:岳飞刺字的故事
  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但四字何人所刺,民间传闻有多种版本。何人所为?清人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卷一上说“母刺”,取材于《唐门岳氏宗谱》,此谱成书较晚,不足为凭。
  《宋史?何铸传》审问岳飞的史事,说岳飞背上四字乃“旧刺”也。按此线索考查可知这“旧刺”实是“旧制”所致。这与宋代“刺字为兵”的制度有关。宋朝统治阶级在招募兵勇时,兵勇脸部要被刺字,是为入籍标志,亦防止兵丁开小差逃跑。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说明宋代募兵制是要刺字为记的。也有不刺字于面的,如范仲淹任“环庆路拒西夏招讨史”主陕边务,所招募的兵勇只刺字于手背或手臂上。朝廷定死制度,边关大吏灵活运用,收到了较好的募兵效果。所刺文字最初是军队编号,如武德军、陕军等,稍后亦可刺吉语、警策语。 易优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打分、易优作文评分评价 <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岳飞于宣和四年(1122年)19岁时于河北真定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是此时所致,因为北宋末年“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贯彻执行。“刺字于面”的士兵为当时社会所歧视,是一种下贱的职业。在这种背景下,岳飞既要当兵报效国家,又不能违反“刺字”入军籍的制度。因此,他选择“尽忠报国”四字刺于背部明志,是符合当时募兵制度实际情形的。
  ——作文培训、作文辅导,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素材_民间故事:岳飞刺字》添加时间:2024-11-08;更新时间:2025-07-2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